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960年stephen h.hymer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论文《民族企业的国际经营:一项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第一次提及企业竞争力以来,企业竞争力已成为政界、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企业竞争力理论逐步形成,我国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也伴随着改革开放后学者们对企业改革理论的研究而产生。
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竞争力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应用性研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西方国家的企业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从会计视角通过对企业竞争力形成以及竞争力信息披露重要性的分析,研究其成因,提出完善企业竞争力信息披露的建议和对策,以及提升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
本文具体从四个方面研究我国企业竞争力及竞争力信息披露问题: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企业竞争力的构成。第二部分研究企业竞争力信息的重要性。第三部分剖析会计报表所反映的竞争力信息。第四部分研究企业竞争力信息的披露。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企业竞争力研究的流派众多,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个学派:以波特为代表的市场结构学派,其理论侧重于企业外部市场竞争结构分析而不是关注企业内部因素。他认为市场结构对企业竞争优势的确认有着重要的作用,行业吸引力是企业盈利的主要决定因素,进入障碍决定企业是否拥有持久竞争优势,企业要在现有的市场结构和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下,选择进入市场的产品战略,而不是主要去关注企业内部的资源与能力。以沃纳菲尔特和潘罗斯为主要代表的资源学派,是目前最流行、主导企业竞争力理论论著基调的主流学派。在资源差异能够产生收益差异的假定下,该理论认为企业的内部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以及积累的知识,在企业间存在差异,资源优势会产生企业竞争优势,企业具有的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复制性以及低于价值的价格获取的资源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以及成功的关键因素,企业竞争力就是那些特殊的资源。尽管同属于资源学派,但对于资源所包含内容的不同理解又形成了不同的资源观,以至于对企业竞争力以及核心竞争力的理解也完全不同。以罗斯比和克里斯蒂森为代表的能力学派将资源与能力视为有关联但作用不同的两个概念,有必要明确地区分开来。与亚当#183;斯密的生产分工理论不同,企业能力理论主要突出研究企业的能力分工。该理论认为企业中蕴含着一种特殊的智力资本,这种资本能够确保企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更有效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处理遇到的各种困难,而且更多地表现为组织所拥有的资产。以WEF和工MD为代表的国际比较学派,属于一定程度上的综合学派,几乎吸收了各种理论的思想,认为国际竞争力由变革因素、变革过程、环境、企业自信心、工业序位结构五个因素决定,由企业内部效率、国内环境或经济体制状况、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状况、部门环境或行业环境等四个层次体现。他们认为国际竞争力是竞争力资产和竞争力过程的统一,资源的初始状况不是决定竞争力的唯一条件,将一定的资产成功地转换以增加财富并带来新的资产的竞争力过程是竞争力的核心,参与国际竞争越多,竞争力越强:竞争力差异是可变的,也是可以维持的。这一学派的理论在应用中较多的是在解释和揭示竞争力的状态结果。
中国企业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尚处于初期,主要侧重于企业竞争力概念的引进与解释,即回答是什么,对于为什么还没有涉及,缺少经济学意义上的理论分析。许多学者大都先给定一个概念,然后依据对概念的理解,确定竞争力因素,选取相关指标进行评价,提出战略建议。因此,实证的统计分析和评价多于理论研究:包昌火、谢新洲提出企业竞争力是作为独立经济实体的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通过自身要素的优化及外部环境的有机交互,在有限的市场资源配置中占有相对优势,进而处于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韩之俊提出竞争是竞争者与竞争对手持续抗衡的活动,企业竞争力是指对竞争态势的洞察能力,也即对竞争信号的感应能力,对竞争态势的分析、判断并做出对策的决策能力。刘世锦提出竞争是对手之间的对抗,企业竞争力的实质是企业有效使用生产要素的能力。范晓屏提出企业竞争力是基于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和竞争资源在过去和现在的市场中表现出优良业绩的内部支撑力。张志强、吴健中提出企业竞争力实际上是一个通过比较得到的相对的概念。韩中和提出企业竞争力是面向市场和顾客,合理运用企业内外部的经营资源,提供市场和顾客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在与竞争对手的角逐中建立优势的能力。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日-2022年11月23日
讨论论文选题,确定写作计划,然后下达论文任务书。
2、2022年11月23日-2022年12月31日
5. 参考文献
[1]吴维库.企业竞争力提升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高钧,贾正源.企业竞争力理论的发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17期.
[3]韩中和.企业竞争力-理论案例分析[m].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00.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开题报告
-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营改增对铁龙物流税负影响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电气机械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开题报告
- 股权激励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 上市公司环境风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征收环境税对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的影响开题报告
- 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与控股合并比较分析——基于钢铁行业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来自零售业和批发业的经验证据开题报告
-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低碳效益测度—-基于部门结构调整的情景分析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