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自1980年实施个人所得税征税制度以来,不断调整税制,使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成为我国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
个人所得税作为直接税,其主要作用在于调节收入分配,稳定社会。
而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之下,滋生出不少问题,归根结底在于个人课税制度简单的把个人作为征税对象而并未充分考虑家庭因素,导致个人税收负担加重,也间接影响了社会的税收公平。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
1、个人所得税课税单位的理论阐释;
2、国内学者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现状的分析以及对家庭课税制度的研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个人所得税是组成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2021年个人所得税收入为11568.26亿元,占总税收收入的7.50%。其作用包括:调节收入分配,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作为内在的稳定器,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作为直接税,有助于培养和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我国自1980年征收个人所得税以来,不断进行制度改进,从原来的“分类计税”模式转变为“综合计税与分类计税”模式相结合,同时提高了基本费用扣除标准,细分了专项扣除项目,为调节收入分配,稳定社会做出了巨大努力。
经历了40多年的税制改革,我国财政收入逐渐可观。而如今,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国民收入有所上升的同时,贫富差距加大而导致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增多。其中,养老问题、育儿难题、家庭财产与债务分配问题成为社会层面高度重视的问题。同时,中低收入群体的收益不能被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保障,反而高收入群体通过向家人转移财产等手段达到了避税的目的。多方面问题都反映出目前实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已经不能有效地调节收入分配,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之路漫漫。
上述个人所得税制度下暴露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将人简单地看作了独立的个体,只考虑了个人收入水平,而不是把人放归家庭,赋予其更多的使命与责任。我国作为拥有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的家庭观念根植百姓心中。个人作为课税单位显然不符合我国的家庭观。因此课税单位的选择成为了下一个税制改革研究的中心。而对于课税单位选择的研究一直是世界各国经济学家讨论的热点话题,对于选择个人为课税单位还是选择家庭为课税单位,不同的学者各抒己见。
4. 研究方案
通过借鉴国内外研究学者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下存在的问题,分析在我国实施家庭课税制度的可能性以及具体改革方案。
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研究我国家庭课税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总结我国个人所得税发展历程以及各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经验,运用比较分析法研究家庭课税制度与个人课税制度的优势与劣势,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纳税人对课税单位的偏好并且获得案例分析的实际数据来源、运用举例论证法对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我国目前课税制度存在的弊端,并对家庭课税制度进行具体设计,结合以上多种方法得出我国是否应当改变当前的纳税制度以及家庭课税制度改革的方向与途径。
本文主要框架:
5. 工作计划
1)查阅国内外个人所得税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
2)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3)设计调查问卷,分析纳税人家庭纳税的意愿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开题报告
-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营改增对铁龙物流税负影响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电气机械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开题报告
- 股权激励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 上市公司环境风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征收环境税对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的影响开题报告
- 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与控股合并比较分析——基于钢铁行业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来自零售业和批发业的经验证据开题报告
-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低碳效益测度—-基于部门结构调整的情景分析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