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探讨开题报告

 2023-01-16 09:17:0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看,国内研究把重点都放在了披露状况,披露动机上,而本文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影响因素分析上。本文认为,只有分析透彻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因素,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从实践意义上看,信息需求者主要通过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现状,将其作为投资依据。有了充分的信息,投资者才能做出理性的决策。同时,外部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为内部信息控制披露规则提供依据

我国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这一方面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时间不是很长,尚且处于初级阶段对于一般性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还缺乏明确、详细、系统的规定。因此,进一步研究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的内容: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主要从内部控制报告和审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收益与成本等方面进行深入有益的研究。Hermanson (2000) 以9种财务报表使用者(共363份有效问卷)为调查对象,分析他们对内控报告的需求。结果发现,调查对象认为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内控报告都能促进披露公司的内部控制,但自愿披露比强制披露在决策方面更有作用。Doyle,Ge和Mcvay (2006) 选取了2002年8月至2005年8月披露有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的779个样本公司,并对这些样本公司的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证实了那些规模小、成立时间短、业务复杂、成长速度快、财务状况不佳的公司更有可能存在重大缺陷。通过调查盈余质量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发现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与没有实现现金流的盈余估计有关。Andrew J.Lenone (2007) 对在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进行了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有组织结构复杂性、存在重要组织变化以及在内部控制系统方面的投资等特质,同时提供了一些相关证据。

由于我国内控信息披露工作起步相对较晚,主要是在2000年以后对内控开始重视和研究,导致当前上市公司内控信息的披露缺乏实质性的内容,不能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起到重要影响。国内学者主要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和改进措施及规范制定方面等角度进行研究。黄子玲(2012)研究了我国一般上市公司的内控信息披露的规范策略,从内控信息披露规范的必要性分析入手,从统一规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明确责任主体,加大处罚力度等方面总结了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的规范策略。姚莉(2012)针对上市公司存在的诸多如内控信息披露的内容杂乱、格式规范不一致、可比性差,缺乏主动自愿性、内控审核缺位等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从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鼓励上市公司资源披露内控信息等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若干策略。牛慧娟(2012)根据深市ST上市公司的数据,选取了2008-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ST公司作为样本,该文根据《深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有关规定,从四个方面研究ST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2月:在前期搜集并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

2.2022年1月:广泛搜集与选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仔细研读,了解国内外与选题相关研究现状、成果、观点,为撰写论文找准切入点,理清思路并写出论文提纲;

2.2022年2-3月:完成初稿,重点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邓丽萍.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3(6)

[2] 傅胜.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之友,2010(6)

[3] 陈建丝.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