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对于缓解能源危机、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松嫩平原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地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研究松嫩平原近地面风场时空分布特征,对于科学评估该区域的风能资源潜力、合理规划风电场建设布局、提高风能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风能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一直是风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风能资源评估、风电场选址、风速预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利用松嫩平原气象观测站点的长期风速风向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松嫩平原近地面风场的时空分布特征。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收集和处理松嫩平原气象观测站点的风速风向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
2.分析松嫩平原近地面风速、风向的统计特征,包括平均风速、风向频率、风速weibull分布参数等。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1.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松嫩平原气象观测站点的长期风速风向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剔除异常值和缺测值。
2.统计分析: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松嫩平原近地面风速、风向的统计特征,包括平均风速、风向频率、风速weibull分布参数等。
3.空间插值:利用空间插值方法,如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克里金插值法等,将气象观测站点的数据插值到整个研究区域,绘制松嫩平原近地面风速、风向的空间分布图。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将结合松嫩平原的气候、地形、地貌等特征,分析影响该地区近地面风场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并利用相关性分析等方法,量化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为该地区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更精准的参考。
2.将利用长期气象观测数据,采用多种统计分析和空间插值方法,对松嫩平原近地面风场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揭示其变化规律,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
3.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松嫩平原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刘树华, 刘晓英. 基于era5再分析资料的中国风能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资源科学, 2021, 43(1): 106-117.
[2] 蒙伟光, 周天军, 李正奎. 1961-2017年近地面风速变化趋势及其对潜在蒸散的影响——以黄河流域为例[j]. 地理科学, 2020, 40(5): 752-762.
[3] 王澄海, 郭铌, 张强, 等. 近50 a来中国区域风速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差异性研究[j]. 地理学报, 2010, 65(9): 1031-1040.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