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的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06 08:52:1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对此,全球各国积极采取着行动。

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了《巴黎协定》,该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

我国于2016年9月3日加入《巴黎协定》,成为第23个完成批准协定的缔约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的内容:

一、概念

二、国内外气候变化信息披露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学术界对于气候变化信息披露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较少,文章相对缺乏。

目前国内学者在该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于《“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引导下的碳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王梦翔基于cdp项目对国内企业碳披露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

此外,在气候透明、气候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存在少量文章,董亮就透明度原则制度化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现状进行了理论研究,认为以《巴黎协定》为主导的透明度安排仍是软机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起规范性作用;田丹宇基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对国内建立气候变化信息披露制度作出了倡议;赵俊指出我国信息公开制度与《巴黎协定》透明度框架制度存在的衔接障碍并提出了相应解决策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撰写开题报告;

2022年2月—3月,撰写论文初稿;

2022年3月,修改初稿,并接受中期检查;

2022年4月—5月,进一步修改初稿,论文定稿,完成论文业务总结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王梦翔.cdp项目中国100企业碳披露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15—2017年的经验数据[j].技术与市场,2019,26(09):170-172.

[2]董亮.透明度原则的制度化及其影响:以全球气候治理为例[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8,35(04):106-131.

[3]田丹宇. 构建应对气候变化信息公开制度[n]. 中国环境报,2019-08-09(00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