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要求上市公司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鉴于盈余管理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密切联系,加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分析,研究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应用,通过有关模型估计出的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和上市公司配股动机引起的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来检验各模型揭示盈余管理的能力。
从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出发,在分析了会计准则和盈余管理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了新会计准则体系,深入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规范盈余管理的重大突破及不利影响,并在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这一大的背景下分析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形成的动因,从而针对这些成因提出了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具体建议,尤其在完善会计准则这一建议上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从制度上关闭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1、 从盈余管理的概念和特征入手,总结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
2、 从会计学、公司治理结构、政策因素等角度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新会计准则,借助于相关案例,剖析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及各种会计方法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主要研究成果:
healy(1985)在《奖金计划对会计选择的影响》指出:相对于具有可比经营业绩但未设置奖金上限的公司,设置奖金上限的公司在达到上限的情况下更可能在编制财务报告时采用递延收益的会计方法。sweeney(1994)在《债务契约违背和管理层相应的会计决策》一文中提供了基于债务契约目的的盈余管理的频率以及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的证据。benish(1999)贝jj在其论文《透视盈余管理》中进一步提供了在股票交易中盈余管理和内部人交易联系起来的证据。他发现,高管人员在公司收益被市场高估的期间更可能卖掉其持有的公司股票或行使其股票期权。因此,高管人员的股票是以一个被夸大的价格成交,他们在股票上涨或下跌时提前买入或卖出股票。
涂黄和姚(teoh wong and rao,1998)对公司股票初始发行的折旧估计和计提的坏账准备进行了考察,发现样本公司在初始发行的年份和随后几年中更可能采用导致收入增加的折旧政策和坏账准备计提比率。wells(2001)提出注册会计师在分析企业财务报告时,应当关注以下趋势:存货上升幅度超过销售收入;存货周转率下降;运输费用(销售费用)/存货比率下降;主营业务毛利率上升,这些都可能预示企业管理当局虚增利润。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拟撰写的论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
盈余管理的定义与性质辨析,盈余管理的相关利益主体分析
5. 参考文献
[1]黄卫华,陆宇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原因及对策[j].渤海经济 [2]张玉春,李宗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5.(9) [3]田华.试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与成因[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6) [4]吴旭.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及其监管对策[j].财经论坛 [5]李捷.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河南财政税务高等转科学校学报[j],2004.(6) [6]殷彗敏,张国年.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会计监管[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12) [7]刘胜强,兰芳.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前提条件及治理对策[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8]宁亚平.盈余管理本质分析[j].会计研究,2005.(6)
[9]刘百宁. 上市企业融资实务与技巧.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10]程小可. 公司盈余质量评价与实证分析.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开题报告
-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营改增对铁龙物流税负影响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电气机械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开题报告
- 股权激励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 上市公司环境风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征收环境税对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的影响开题报告
- 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与控股合并比较分析——基于钢铁行业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来自零售业和批发业的经验证据开题报告
-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低碳效益测度—-基于部门结构调整的情景分析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