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盈余管理相关问题探讨开题报告

 2023-01-18 09:14:2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资本的不断扩大,企业的盈余管理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企业管理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企业盈余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加深了人们对应计制会计的认识,对现金流量表的推广应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加速了公认会计原则的完善和发展,尤其是表现在增加对外财务报告的透明度方面;促进了现代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发展。

企业盈余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企业盲目的追求一时的利益,能够着眼于未来,保证企业健康的发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主要结合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产生的因素及实现盈余管理的常规手段,和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并就如何有效规范盈余管理提出了相关对策。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针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薄弱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状况

张永奎、刘峰对中国资本市场上1998年度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分别选取了128家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上市公司和标准保留意见的上市公司作为测试样本,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注册会计师能在一定程度上审计出盈余操纵,上市公司盈余操纵越厉害,越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

李东平、黄德华、王振林对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注册会计师说#8220;不#8221;的情况越来越多,独立性得到显著提高,但这种独立性表现出不对称的特点,就是出现事关配股等关系到上市公司切身利益的事项时,面对部分上市公司比较突出的盈余管理问题,注册会计师仍然出具#8220;清洁#8221;审计意见。最终,导致盈余管理变量与审计意见类型变量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陆建桥研究了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在应计利润项目中,亏损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项目在亏损及前后年度有明显的被管理的痕迹,由此可见,营运资金项目--尤其是应收应付项目、存货项目等有可能是上市公司最主要的盈余管理工具。

二.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分析了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审计师独立性之间的矛盾 ,认为盈余管理的行为可采用可操控应计项目金额来衡量。加强对审计师更换的监督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对于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审计师往往有不同的意见。审计师的职责是通过查账认证 ,来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使会计报表能够如实反映公司的真实面貌。如果审计师未能发现会计报告中的虚假成分 ,很有可能被股东或者投资者起诉 ,那么就要承担很大的职业风险。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撰写的具体计划安排为:

1.2022年12月31日前,搜集资料、撰写和提交开题报告和指导周记;

2.2022年3月19日前,提交毕业论文初稿和中期检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郑和平.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新方式及防范措施探讨[j]. 商业会计. 2011(20)

[2] 张会元,黄丽新,张爱梅.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及识别方法[j]. 金融会计. 2011(01)

[3] 李筱梅. 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方法探讨[j]. 现代经济信息. 2010(1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