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开展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实践路径探究开题报告

 2024-01-12 09:04:3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生命教育是贯穿了人一生的教育,它涵盖了人从出生到死亡整个过程的各个方面,不仅关乎人的存活与发展,还关乎人的本性与价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更是教育的最高追求。中小学生所处的义务教育阶段作为知识、技能、价值观培养的黄金时期,在该阶段开展生命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大的价值。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校园暴力”“青少年自杀”等字眼频繁出现,背后反映出来的是我国青少年生命意识的淡薄,施暴者难以认识自己与他人生命的珍贵,将侵害他人生命作为取乐的方法,同时家长在社会发展中没有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家长旧的教育模式和学校新的培养理念中产生割裂,加之部分国外价值观和影音作品的影响,使得学生将校园暴力视为一种“时髦”,从而造成难以挽回的悲剧。在该种情况下,相关部门加强相关教育与研究,制订相关政策,我国的“生命教育”开始实行,但发展较为缓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本文将立足于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作为五大教育主题之一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展开研究。主要研究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基本含义,研究在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下本次新课程标准对于该主题教育主要进行了哪些改革,探索该主题教育在新时代学生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价值,了解该主题教育在中小学道法课程中的内容安排、实施方式、现状等情况,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原则,探索在新时代学生需求和新课标要求的共同作用下,如何更好的开展义务教育阶段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利用图书馆、档案馆以及互联网等广泛查找相关文献资料,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概括,获取有效信息。

2、实地考察法:走访中小学,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根据实际情况,对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开展情况、设施建设情况进行走访调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杰.唐纳.华特士.生命教育:与孩子一同迎向人生的挑战[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56.

[3]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4年11月28日到12月16日,思考选题并查找资料与导师讨论确定选题。

2、2024年12月17日到2024年3月17日,了解研究课题的基本情况,撰写并与导师沟通论文大纲,完成开题报告撰写与提交审核。

3、2024年3月18日到3月25日,查找梳理资料并完成论文绪论及第一部分的撰写工作;设计并发放问卷。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