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党中央及政府对环保工作的不断重视,二十大对于环保问题多次强调,公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拥有绿色、环保的企业形象成为众多企业的目标。为了追求这一目标,不少企业做出了努力,但仍存在一些企业在实践过程中频繁出现漂绿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漂绿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研究,但相较于国外,国内学者起步较晚,随着环保问题的不断重视,学者对于环境信息披露、环境会计等领域有了更多研究,这也使得企业漂绿问题有了更广泛的理论研究依据。企业漂绿问题的治理将对国家环保事业的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并有利于对市场环境的优化。因此,在此背景下,对企业漂绿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分析漂绿问题的成因,提出防范措施建议,对于漂绿问题的防范与治理具有积极意义。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
1、企业漂绿问题现状及主要表现;
2、企业漂绿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化、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对相关改革措施作出了具体部署。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正式写入宪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议。随着党中央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政府对于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对于环境污染现象反应强烈。
在这个对于绿色环保被广泛重视与支持的大环境下,许多企业相继在企业年报、社会责任报告等公开信息中树立绿色环保形象。事实上,的确有许多企业能够正确履行社会责任,但其中同样也存在浑水摸鱼,打着环保的名号,却做着污染环境之事。这就是“漂绿”行为。
目前企业漂绿问题不仅仅存在于生产与销售方面,企业的环境报告、信息披露也同样存在套用、模棱说辞的现象,且这种现象有扩散的趋势。由于政府、社会各界都将目光聚集在让环保事业动起来,却常常忽略了动起来之后所带来的效果。因此,对于漂绿问题的治理需要大家的密切关注并且对于治理力度需要紧密加强。
4. 研究方案
通过借鉴国内外现有理论成果和现象分析,本文将从企业存在漂绿行为的现象出发,由现象到本质,深刻剖析何为漂绿行为,通过案例从国家政策、市场环境、企业战略、企业社会责任等角度分析其成因。根据成因,从企业内外部环境两大方面提出防范措施。
本文主要框架:
第一部分:绪论
5. 工作计划
1)查阅与企业漂绿现象及相关治理的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
2)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3)进行案例分析,实际总结;进行研究课题最终成果的撰写工作。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开题报告
-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营改增对铁龙物流税负影响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电气机械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开题报告
- 股权激励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 上市公司环境风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征收环境税对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的影响开题报告
- 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与控股合并比较分析——基于钢铁行业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来自零售业和批发业的经验证据开题报告
-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低碳效益测度—-基于部门结构调整的情景分析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