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演义》,全称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著名的长篇历史章回体小说,作者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它描述了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近百年间的历史,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三国演义》将史书《三国志》的内容和思想,以通俗易读方式解说而成,留下了许多流传至今的经典故事,如:“三英战吕布”“官渡之战”“火烧赤壁”“三顾茅庐”等。三国故事在中国民间流传久远,早在隋唐时期便有人们观看基于三国故事所改编的杂戏的记载,宋元时期演出的三国剧目多达30余种。清人毛宗岗父子批改《三国演义》时,把明代流传下来的版本中不实讥望、怪力乱神之处删除勘正,毛本《三国演义》也成为现今市面上流传最广的《三国演义》版本。
《三国志通俗演义》传至日本的最早时间是17世纪初,而最早的日语译本则可以追溯到1689年湖南文山版本的「通俗三国志」。此后的四百余年间,日本人对《三国演义》的研究不断加深,对其的二次创作也层出不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便是吉川英治所作的「三国志」。吉川英治自幼便酷爱三国的故事,中日战争开始后,他又作为随军记者,跟随日军来华,造访了中国的数个城市,感受了中国磅礴的历史底蕴。由这次来华的经历,吉川英治下定了写作「三国志」的决心。他以湖南文山版「通俗三国志」为基础,加上自己对三国故事独特的理解,佐以优美感人的文笔,影响日本一代“三国迷”的「三国志」便诞生了。吉川英治「三国志」全10篇,以刘备织席贩履为始,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为终。吉川英治「三国志」虽是从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出发,但并不是简单的译本,而是加上自己对原著《三国演义》的理解后再次创作而成的日本古典小说。
诸葛亮,字孔明,东汉末年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亦是发明家、战略家。诸葛亮是《三国演义》里的主要人物之一,他足智多谋、用兵入神,多次帮助刘备集团赢得战争的胜利和逃出重围。而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使他被后世奉为“忠臣”的代表人物之一。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在世界范围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6至17世纪间《通俗三国志演义》传入日本至今,日本文坛对于原本翻译或改写的再创作热潮经久不衰,普遍认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吉川英治的《三国志》。该版本不拘泥于《三国演义》原著译本,而是贴合日本人的审美特质进行本土化的创作,彰显出强烈的日本文化印记。本课题聚焦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不仅是因为他在文本中所占篇幅大,个性鲜明,文化意义丰富;另一方面,吉川英治「三国志」诸葛亮形象与罗贯中版《三国演义》有所出入,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具有进一步探讨研究的价值。
本课题将对罗贯中《三国演义》和吉川英治「三国志」中诸葛亮人物形象展开对比研究。第一部分简述《三国演义》在日本的影响;第二部分对罗贯中《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人物形象进行解读;第三部分解读吉川英治《三国志》中诸葛亮人物形象;第四部分分析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性;第五部分探索文学经典外译、优秀外国文学作品受容的策略。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文将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同时辅以类比法、定性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
研究步骤:
4. 参考文献
[1]新渡户稻造. 武士道[m]. 贾宁,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5.
[2]和辻哲郎. 日本伦理思想史( 下) [m]. 东京: 岩波书店, 1952.
[3]関立丹.大衆文学者吉川英治研究をめぐつて[j].外语界,2013,2(00):124-129.
5. 工作计划
1 | 第八学期 1- 6周: |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交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
2 | 7-13周: | 在教师指导之下撰写论文 [10周:交一稿; 13周:交二稿]。 |
3 | 14-15周: | 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 |
4 | 16周或17周: | 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关于汉语中的名动词和日语中的サ变动词的考察—以语法机能考察为中心开题报告
- 近代における韓国のテコンドーと日本の空手道との比較开题报告
- 老舗企業の広報におけるメディア手段への考察开题报告
- 20世紀九十年代日本の歌から見るものの哀れの意識开题报告
- 家紋に現れた日本の家制度について开题报告
- 日本の児童虐待が発生する家庭原因について开题报告
- 「二郎は鮨の夢を見る」から見た日本の職人精神开题报告
- 青山七恵『ひとり日和』におけるもののあはれについて考察开题报告
- 日本アニメの中の妖怪文化の変遷——20世紀90年代から現在にかけて开题报告
- 中日小学道德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日の小学校における道徳教育の比較研究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