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春雪》是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创作的长篇小说,是超长篇小说《丰饶之海》的第一卷。《春雪》出版于1966年,曾被视作是三岛问鼎诺贝尔文学奖最具竞争力而又呼声最高的作品。《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中篇小说。该书于1774年秋天在莱比锡书籍展览会上面世,并在那里成了畅销书。小说描写进步青年对当时鄙陋的德国社会的体验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道德等级观念的反应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它是歌德作品中被他的同时代人阅读得最多的一本。一个东方,一个西方,并且这两部著作相差两百年,但依然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 世界学者对三岛由纪夫的研究不在少数。美国记者亨利斯各特所撰的《美与暴烈》详细回顾了日本文坛名匠三岛由纪夫的一生。亨利是三岛生前的好友,也是在他意外身亡后唯一列席他葬礼的一名外国记者,因此对于三岛的生平他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翔实可信,对于三岛的爱好者而言是一本难得的传记资料。书中还对三岛各个时期的创作风格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在这部三岛由纪夫传记中,斯托克斯用深入、动情的笔调,梳理了三岛充满矛盾的短暂人生中一个个重要的转折点和文学成就,也刻画出他那颗深受煎熬、躁动的心灵。而国内著名翻译家唐月梅所著的《怪异鬼才——三岛由纪夫》,是国内研究三岛由纪夫最权威的传记资料。 本课题将基于以上这些先行研究,以三岛由纪夫《春雪》和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与整理文献资料,试图以两本书中的主人公为例,对书中情节、作者生平、相关文化背景等进行对比分析,以深入了解两本书之间的共通点。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初步探索东西文化发展历史中新的重合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本课题以三岛由纪夫《春雪》和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为基础,以两书中的主人公为中心、结合两位作者各自的生平、当时的相关文化背景等,详细对比分析两书中的相似相通之处。并联系日本的物哀文化、休憩之美等,以及欧洲伤感主义探讨两书在东西方文化发展历程中的影响。
本课题将从以下四大部分对三岛由纪夫《春雪》和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以主人公为中心)展开对比研究。第一部分对两本书的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行简要概述。在第二部分中,首先从主人公各自的“性格”与“为情而死”出发,再从“清显”与“维特”在两位作者生活中的影子以及日本物哀文化“休憩之美”与欧洲“感伤主义”等方面着手,深入对比两部作品。第三部分则在先行研究成果之上,初步探索东西文化发展历史中新的重合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文将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同时辅以描述性研究法、定性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
研究步骤:1-6周:明确本课题研究主题。
阅读完所有参考文献的内容,并对参考文献进行分析,收集有用材料,拟写论文大纲;7-9周:在清楚把握论文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围绕主题开始撰写并完成论文初稿;9-10周:上交初稿。
4. 参考文献
[1]柴相楠.三岛由纪夫的“死亡”之美——从《春雪》看三岛由纪夫的死亡美学[J].名作欣赏,2022(02):140-142.[2]唐月梅.《怪异鬼才——三岛由纪夫》[M].九州出版社,2014.[3]郭晓琳.《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维特形象分析[J].文化学刊,2016,No.63(01):79-80.[4]李醍.浅析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J].成人教育,2013,v.33;No.318(07):126-128.[5]官雪梅.悬崖边的迷惘与矛盾、反叛与抗争——《麦田的守望者》与《少年维特之烦恼》人物形象之比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S1):8-11.[6]张晓晖.独白之哀歌 心灵之窗口——《少年维特之烦恼》心理描写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No.296(03):175-176 180.[7]王波涛.《少年维特的烦恼》主人公维特三重人格探究[J].现代交际,2020,No.522(04):106 105.[8]孙敬.《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维特形象研究[J].名家名作,2018(09):28.[9]叶隽.《歌德研究文集》[M].译林出版社,2014.[10]艾米尔路德维希.《歌德传》[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11]姚琳.《少年维特的烦恼》主角悲剧原因的心理分析[J].文学教育(上),2021,No.538(04):82-83.DOI:10.16692/j.cnki.wxjys.2021.04.032.
5. 工作计划
序号 | 起讫日期 | 工作内容 |
1 | 第七学期 7-14 周: | 确定论文题目;指导教师网上录入论文题目;填写《毕业论文课题申报表》。 |
2 | 第七学期 15-18 周: | 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
3 | 第八学期 1-6 周: | 学生撰写开题报告。 |
4 | 第八学期 7 周: | 学生拟写论文提纲;指导教师审定。 |
5 | 第八学期 8-13 周: | 学生撰写、修改论文[10 周:交一稿;13 周:交二稿]。 |
6 | 第八学期 14 周: | 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 |
7 | 第八学期 15 周: | 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批阅论文,写出评语,给出建议成绩。 |
8 | 第八学期 16 周或 17 周: | 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关于汉语中的名动词和日语中的サ变动词的考察—以语法机能考察为中心开题报告
- 近代における韓国のテコンドーと日本の空手道との比較开题报告
- 老舗企業の広報におけるメディア手段への考察开题报告
- 20世紀九十年代日本の歌から見るものの哀れの意識开题报告
- 家紋に現れた日本の家制度について开题报告
- 日本の児童虐待が発生する家庭原因について开题报告
- 「二郎は鮨の夢を見る」から見た日本の職人精神开题报告
- 青山七恵『ひとり日和』におけるもののあはれについて考察开题报告
- 日本アニメの中の妖怪文化の変遷——20世紀90年代から現在にかけて开题报告
- 中日小学道德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日の小学校における道徳教育の比較研究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