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语文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新课标考纲上有明确要求。实际上,我国关于四大名著的教学、考试,有很长一段时间。从1956年开始,在当年的《文学教学大纲(草案)》“中国文学”部分中就明确提出,要求学生通过对四大名著的学习认识祖国的过去,并建议运用历史主义观点来分析作品,从而了解作品高度的艺术性,并直接将四大名著编入课外阅读参考书目。1963年、1978年、1986年、2003年的语文教学大纲都规定了四大名著的篇目学习和教学目标。
不过目前国内的教育现状是,虽然义务教育和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均附录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但所列书目限于文学,没有扩展到人文视野。事实上,迫于中考和高考的应试压力,即使是列入课程标准的文学名著阅读也尚未真正实施。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新课改下初中语文关于名著教学的具体方法,二是分析四大名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必要性。
本课题以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四大名著为研究对象,基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展开论述。第一章引言首先披露名著作品逐渐融入初中语文教学这一事实。第二章论述四大名著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历程极其具体方法。本章以时间为主线,阐述名著阅读在教育大纲中的权重变化,凸显了名著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必要性。第三章围绕教学方法进行探究。本章分析并阐述了四大名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参考。第四章探究四大名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存在价值。本章通过分析四大名著融入初中语文教学后,为学生、教师、乃至语文教育所带来的可视的益处,印证四大名著教学在初中学段的存在价值。
预期目标:通过对初中语文中四大名著的教学方法探究,改变名著阅读指导方法被应试教育冲击而束之高阁的现状。结合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新课改指导要求,对四大名著节选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全面考虑教学问题和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对现有的语文教学方法和课堂开展模式进行创新和改进,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引导其主动阅读和解析四大名著节选内容。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期望加深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知,同时也使初中语文教学整体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本课题拟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以及文本分析法,具体如下:
(1)文献研究法
通过广泛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名师名家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与本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学习吸收借鉴其优秀经验。
(2)案例分析法
收集初中语文名著教学的课堂实例,通过对具体名著的阅读教学分析,掌握四大名著教学现状,分析具体教学策略,探索适应于新课改的教学方法。
(3)文本分析法
梳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四大名著选段,探究名著阅读对中学生语文学习的正向影响,分析四大名著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存在价值。
研究步骤:
本课题共分三个步骤进行研究:一、针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关于四大名著的选段进行分析,阅读梳理相关文献,整理汇集,完成初步的资料收集工作。
二、分析四大名著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收集国内外相关教学案例,尤其是名家名师们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论,归纳总结现阶段名著教学方法。
三、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从课题研究内容为立足点,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名著教学问题,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并分析其存在价值。
4. 参考文献
1.陈家尧《名著导读课的一点思考》,《中学语文教学》2021年第5期
2.胥炜涛《名著导读教学活动及拓展》,《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年第15期
3.聂智《名著导读教学反思》,《语文天地》,2020年第5期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2024.11.15——2024.1.4 确定选题,收集资料。
2. 2024.1.5——2024.3.5 资料索引,阅读资料,下达任务书。
3. 2024.3.6——2024.3.20 完成开题报告。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