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关注点聚焦于城市空间品质的提升,尤其是关注儿童成长环境的营造。
儿童作为城市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需求和权利需要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障。
儿童友好型城市空间的建设,不仅关乎儿童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城市的未来发展和社会进步。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儿童友好型城市空间的研究日益增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儿童友好型城市空间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概念界定与理论探讨:学者们从不同学科视角对儿童友好型城市空间的概念、内涵、原则等进行了探讨,并借鉴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一些初步的理论框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以儿童权利视角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儿童友好型城市空间的理论基础、评价体系、建设经验以及发展路径进行系统研究。
1. 主要内容
1.阐述儿童友好型城市空间的理论基础,包括儿童权利视角下的城市空间发展、儿童友好型城市理念的内涵与原则、相关理论基础(城市设计、儿童心理学等)。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
1.文献研究:-系统查阅国内外关于儿童友好型城市空间、儿童心理学、城市设计等领域的文献资料,了解相关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实践经验。
-收集整理相关政策法规、规划文件、统计数据等,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1.构建基于儿童权利视角的儿童友好型城市空间评价体系。
突破传统评价体系以物质空间环境为主的局限,将儿童权利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从儿童参与、安全保障、健康成长、平等包容等多个维度,构建更加全面、科学、可操作的评价体系。
2.结合中国国情,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儿童友好型城市空间建设路径。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刘佳燕,孙施文.城市公共空间适儿性研究进展与展望[j].城市发展研究,2021,28(12):120-129.
[2] 施婧,车生泉.面向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城市空间策略[j].城市规划,2020,44(12):97-104.
[3] 周翔,叶欣,杜宁.面向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街道空间设计策略研究[j].城市建筑,2021,18(15):127-131.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