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研究意义
曹禹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进行戏剧创作,他以深沉的历史感悟和宽厚的人文关怀在《雷雨》作品中塑造了蘩漪、侍萍、四凤等一批栖栩如生、性格鲜明生动又极具艺术感染力的女性形象。回顾这些女性人物,她们的人生都充满了强烈的悲剧色彩,理想和现实的撞击必然导致她们充满着血泪的悲惨命运。她们的生存方式是一种触犯了文明规范的畸形的方式,是一个个积极寻求自我救赎之路的悲剧类型,但是在那个充满罪恶的男权社会里,这些女性又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外部生存条件一旦改变,暂时的平衡被打破,她们的生命曙光也会慢慢消逝在无边的黑暗里。正如鲁迅所言:“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她们以不同的方式反抗着黑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压迫,但是她们的挣扎和反抗最终却以失败收场,从反抗到对家庭、社会以及现实的绝望,积极寻找精神出路,探寻灵魂的自我救赎。
曹禺笔下的女性形象包括人物与类型,开拓了我国女性形象艺术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曹禺的作品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群被压抑、被束缚的女性,叙述了她们的悲惨生活,深刻地揭示出传统女性生存的困境,无情地批判了传统男权文化对女性的专制统治,极力赞扬了女性为获取自由而不断奋斗的抗争精神。通过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对其作品中悲剧女性人物形象的美学分析,可以使我们重新认识曹禺这位伟大的剧作家,有助于我们拓展中国文艺美学的研究领域,获得文艺美学研究新的学术生长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目标
对于阅读的相关文献中,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曹禺戏剧研究只是众多研究中的极少数,但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曹禺剧作的女性主义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的发展过程。而对于女性形象中最突出的一个艺术形象就是女性形象的塑造,通过对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对曹禺作品女性形象更全面的了解,为表演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对曹禺戏剧中女性形象的认识。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
1.心理分析法:运用心理分析方法,对曹禺戏剧作品《雷雨》进行分析,揭示《雷雨》作品中的作者个人心理需求与心理困境,通过对曹禺赋予的《雷雨》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各种赞美、歪曲、压抑等动机的揭示进行分析。
2.文献分析法:通过阅读、收集、研究并总结相关文献与期刊,在文献综述的础上做出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4. 研究创新点
曹禺女性主义视角研究大都集中在单篇研究、个体女性形象研究,鲜有能够将曹禺女性形象和女性观念综合起来做整体关照。所以我的论文将从这种整体观照的解读出发,分析曹禺戏剧中女性形象。通过这样的研究思路,本文力图为文学史上对曹禺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本课题将在2018年10月——2019年5月进行,预期研究进展如下:
2018年10月1日-10月15日:收集分析整理有关资料;
2018年10月16日-10月30日:确定研究思路,确定论文写作框架;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