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应用前景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一、本课题的意义(一)理论意义英国音乐剧《猫》是音乐剧的经典佳作。故事虽通俗易懂但戏剧结构逻辑严密,人物关系复杂丰满。多元化的音乐风格作为多层次的线索,在给观众带去审美感受的同时增强全剧的逻辑性。丰富的舞蹈语汇、超现实的舞美设计与演员生动诙谐的表演以及蕴含的宽容与爱的深层寓意,使它在音乐剧历史的长河中彰显着夺目的艺术魅力。这部音乐剧推动了中国人对音乐剧的认识,推动了中国音乐剧艺术文化向前发展,从而使中国音乐剧能从中吸取更多新意,也让观众从剧中看到了社会的缩影,以及对现实的映射。(二)现实意义 上世纪末逐渐兴起了一种独特新的演唱方式,是将演唱、舞蹈、剧情集成为一体,就是我们说的音乐剧。近年来,音乐剧凭借其悦耳动听的旋律、耐人寻味的情节和夺人眼球的舞美吸引着越来越多音乐剧爱好者。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创作的百老汇经典音乐剧《猫》在音乐剧舞台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全球已经演出了7000多场,被评选为最“长寿”的百老汇音乐剧,同时也获得了“世纪音乐剧”的美名。本文对音乐剧《猫》中的剧情、音乐、舞蹈、服饰、舞美、发展前景等部分进行分析,希望对今后音乐剧的赏析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目前,国内外对于《猫》这部成功的音乐剧作品的研究,大多都是关于音乐剧概念与形式意义上的探索,但是在一些例如音乐剧歌曲情感、角色心理的变化之类的小细节上并没有做出过多的分析。(一)国内研究情况张文龙在《旋律是推动剧情发展的灵魂》中指出,随着音乐剧《猫》在上海的首演成功,使音乐剧在中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文中对剧中的部分音乐旋律进行分析,探索一下韦伯是怎样把序曲、21 首歌曲和谢幕曲共25个独立单元,用音乐的相互联系把它们组合起来,使缺乏剧情的《猫》剧产生活力。薛锋堂、黄忠原在《音乐剧猫的艺术赏析》中,通过音乐、舞蹈、舞美等元素分析《猫》的艺术特色。认为音乐剧是一门综合戏剧音乐、舞蹈的大众表演形式。它的兴起与发展也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这种表演形式的产生,赢得了大众的喜爱与喝彩。《猫》被誉为世界历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
李小凡认为,世界上最成功的音乐剧当属由英国作曲家安德鲁洛伊韦伯创作的《猫》。其中最为经典的曲目《memory》完美的展现了古典歌剧的美声唱法和流行音乐的多元化音乐风格。通过对音乐剧《猫》的剧情分析和对人物角色的透析,使大家感受别样的音乐剧。(二)国外研究情况通过对国外文献资料的综合整理发现,音乐剧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其是在欧美国家得到了高度冶炼与发展,音乐剧在二十世纪的发展呈现出千姿百态,主要特征是大众娱乐和商业盈利。美国音乐剧研究专家斯坦雷格林在《音乐剧的世界》中写到:“音乐剧从根本上说是漂亮的服装、快乐的舞蹈和轻松富有情趣的音乐与台词组成的戏剧。”以著名音乐剧《猫》为例,迈克拉莫尔、约翰迈尔顿、布鲁门菲尔德斯丹利等人都对欧美音乐剧的发展和教育意义等问题进行过研究论述。但大多都是关于音乐剧概念与形式意义上的探索与研究或者是针对西方一些经典音乐剧作品的分析。三、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妈妈咪呀》《猫》《歌剧魅影》等这些舞台剧在中国登场,音乐剧这个新兴的又唱又跳又演的舞台剧形式正在被观众慢慢的接受并喜爱。2012年,《猫》正式进入中国。《猫》的中文版是除英语、德语、日语、韩语等不同语言版本后的第15个版本,中文版制作方亚洲联创携手韦伯创建的英国真正好公司共同打造。此次《猫》中文版的制作,邀请已经制作了14个语言版本的最资深最权威制作团队,从巨大的垃圾场布景、群猫服装的使用的毛发纤维、演员的选择到排练、上演,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关。虽然中国的经济、政治都在快速发展,但音乐剧还没有在中国这个地大物博的土地上形成气候,中国音乐剧发展依然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四、参考文献[1]慕羽著.百老汇音乐剧-美国梦和一个恒久的象征[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32-36[2]周小川肖梦等著.音乐剧之旅[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72-81[3]贺杏鸟.从《歌剧魅影》看韦伯的音乐剧创作特点[j].黄河之声,2012(2).[4]范芸.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音乐创作特点[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8(3).[5]张冬梅.韦伯音乐剧的音乐艺术特征研究--以三部音乐剧的经典唱段为例.[d].保定:河北大学,2011[6]黄雅.音乐剧《猫》的艺术特色及此带来的启示[j].石家庄师范一专科学校学报,2004(2).[7]居其宏著.音乐剧,我为你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2-19[8]黄定宇著.音乐剧概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46-48
[9]王珉.美国百老汇音乐剧发展历史简述[m].济南:齐鲁艺苑,2004(3):1-3.[10]李艺娟.美国音乐剧发展的基本特征[j].广州大学学报件卜会科学版,2006(10).[11]刘诗嵘.《音乐剧在中国》[j].人民音乐,1995(1).[12]john snelson,“memory”: musical reminiscences in lloyd webber[j].yale university press,2004(10).[13]john snelson,pop, rock, and classical: first elements of a style[j].yale university press,2004(2).[14]johnsnelson,“now and forever”: canons and challenges [j].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4(12).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一、研究的目标 在已有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对音乐剧《猫》中的故事情节、角色形象、音乐风格、灯光舞美、艺术内涵进行分析与总结 二、研究的内容1、音乐剧《猫》的音乐特色(1)流行与古典相结合的音乐风格(2)主题曲《Menmory》的赏析2、音乐剧《猫》的服饰文化特色(1)形态各异的猫与各不相同的服饰(2)服装设计上的特色3、音乐剧《猫》的舞台表演特色(1)百老汇风格与古典风格的碰撞(2)多舞种的融合(3)演员对于角色的塑造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如何在已有的剧本上,将猫拟人化映射出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2、韦伯是如何将现代音乐音乐和古典音乐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风格完美的结合?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一、研究方法(一)文献法:文献资料和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包括国内外文献收集。深入研究所获得的关于西方音乐剧的文献,以事实为依据,争取尽可能多的掌握音乐剧《猫》的原始资料,通过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分析,得出全面而准确的结论。(二)调查法:通过将这部音乐剧的现实状况和历史状况比较分析,综合运用. 谈话请教、个案分析研究、总结归纳从而得出结论。
三、实验方案可行性分析首先,我们系从大一就开始接触音乐剧了,音乐剧欣赏、音乐剧排演都为我们日后探索研究西方音乐剧打下了基础。以李燕老师为首的艺术专业教师也能为我们很好的排疑解惑。其次,我们系在2017年12月也在本校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过“音乐剧汇报展演”,其中也包含音乐剧《猫》。最后,申请人所在的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具有齐全的硬件设施,能够为申请人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音乐剧《猫》剧不仅是通过文学(诗)、音乐、舞蹈和舞美等诸多方面的完美结合呈现出综合魅力的成功之作,更是通过“猫”的世界来寓意一个浓缩的人类社会的现代寓言作品。一个人情冷暖的世界、一个世态炎凉的世界。让观众从动物和人的双重视角来注视整个舞台,审视现实世界和人类的关系,从而获得一种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审美体验。此项研究以剧中形态各异的猫的特色为例,深入研究该音乐剧的艺术特色。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一)2018.1-2018.5 确定研究方向,完成文献综述 (二)2018.9-2018.11 提交开题报告(三)2018.9.28-2018.10.7 根据文献综述,与导师商定主题(四)2018.10.8-2018.10.17 根据要求撰写开题报告并修改(五)2018.10.25 开题报告答辩(六)2018.10.26-2018.10.28 确定论文框架与主要内容(七)2018.10.28-2018.11.28 完成前期材料搜集,整理工作(八)2018.11.29-2018.12.29 完成论文初稿,提交给导师(九)2018.12.30-2019.1.30 自行修改,完成第二稿(十)2019.1.30-2019.2.28 根据导师意见进行修改、补充,完成第三稿,提交(十一)2019.3.1-2019.3.31 根据导师意见修改,形成最终定稿(十二)2019.4.1-2019.5.20 准备论文答辩所有材料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