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中国诗词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呈现在中国文化的宝库当中,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是汉字文化独有的瑰宝。诗词表达了诗人丰富的内心情感,结合韵律规则及成熟的创作技巧与方法,以凝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来体现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沟通。中国诗词起源于先秦时期与隋唐时期,鼎盛于唐代和宋代,而近代也不乏有优秀的诗词创作。在中国诗词中“意境”是极为重要的美学范畴,是艺术不断追求的最高美的表现。
苏州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城市。苏州许多元素给人带来独特的水乡情调体验,也是诗词中常出现的“意境”。生活在苏州,可以感受到其城市形象设计中大量沿用的水乡风情意象。地铁中,飞檐、翘脚、花窗、拱桥等代表苏州形象的特色元素与基础设施的指示图形巧妙地结合,于细微处展现出苏州“崇文睿智,开放包容,争先创优,和谐致远的城市精神与苏州水文化的交融。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 研究内容:
(1)苏州悠久的水文化历史与民风民俗,特别关注苏州江南“水”的独特历史文化形态和价值。包括水文化在苏州的发展脉络、与之相应的文学领域苏州诗词所展现的精神内涵等。
(2)选题所涉及的水文化、苏州诗词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及技能,与课题相关度较高的苏州水文化诗词领域相关内容,探寻其创意性可能,尤其在汉字设计领域,深化理解苏州水文化诗词与汉字图形设计的内在联系。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3.1 研究方法:
(1)文献检索法:通过线上数据库,线下图书馆、博物馆等方式,收集有关苏州水文化和苏州诗词的著作、论文、报刊等资料来了解苏州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民风民俗,特别关注苏州江南“水”的独特历史文化形态和价值。了解苏州水文化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学习感悟中国古诗词的文化意境与价值。
(2)实地考察法:通过走访苏州,实地考察苏州水文化元素。
4. 参考文献
[1] 朱永明.视觉语言探析:图像形态与意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朱永明.中华图像文化史文字图像卷[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8;
[3] [美]劳伦斯马奇、布伦达麦克伊沃.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2024-2024学年第一学期
(1)第1-2周 毕业设计导师双选,毕业设计选题任务启动;
(2)第5-7周 提交选题构想,深化研究与思考;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