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唑醇立体选择性降解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13 09:53:3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农药中手性化合物占25%-40%,手性化合物包含两个或多个对映体,尽管对映体有相同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在手性环境下其生物活性、毒性毒理、吸收、转移及代谢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研究手性农药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为食品安全和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统计表明,目前世界范围内生产和使用的农药品种中有 30%具有手性,在手性农药中约有 20%的农药为富含高效对映体(sekhon, 2009; 刘维屏, 2006),并且这一比例会随着农药研发技术的提高及新化合物结构不断出现而呈递增趋势。在农药销售市场上,含高活性对映体成分的手性农药的年销售额超过 100 亿美元,光学纯手性农药的年销售额约为 30 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的 35%(蒋木庚, 2000)。目前,绝大多数手性农药仍然以外消旋体的形式生产和使用。手性农药对靶标生物所表现出的生物活性往往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对单一高活性手性体和不含无效体的手性农药的研制就变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有效降低农药的生产成本,也可减少农药向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投入量,进而减轻或避免农药对生态环境和动植物的危害。

三唑类农药是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新型杀菌剂,具有广谱、高效等优点,近年来成为农药研究的热点。大多数三唑类杀菌剂都含有一个或多个手性中心,如目前广泛使用的三唑酮、三唑醇、戊唑醇、腈菌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硅氟唑、烯唑醇、粉唑醇、已唑醇等,均为代表性三唑类手性农药。手性液相色谱是三唑类农药手性分离的主要方法。zhou等采用手性液相色谱,在正相模式下考察比较了od和oj两种手性柱对丙环唑等 7 中手性三唑类杀菌剂的拆分效果,丙环唑、戊唑醇、烯唑醇和粉唑醇等在od柱上均得到基线分离(zhou et al., 2009)。杨丽萍等(2004)考察了od和oj手性柱在正相和反相条件下对烯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的手性分离情况,结果表明正相体系分离效果要优于反相体系,从手性分离机制上分析原因可能是三唑类农药极性较大,与反相流动相形成较强的氢键作用力,从而削弱了手性固定相与三唑类农药之间的结合作用。国内董丰收等(2010)采用直链淀粉-三(s-α-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及纤维素-三(4-甲基苯基甲酸酯)(oj)先后成功拆分了三唑醇、戊唑醇及四氟醚唑等三唑类杀菌剂,均达到基线分离。faraoni采用非手性与手性色谱柱串联的技术手段,结合多级液相色谱实现了丙环唑四个对映体基线分离和三唑醇四个对映体的部分分离(faraoni etal., 2004)。torbio等利用商品化的ad手性柱在超临界流体色谱条件下拆分了环菌唑、丙环唑、烯唑醇、己唑醇、戊唑醇、四氟醚唑共 6 种三唑类手性农药对映体(torbio et al., 2004)。furata等采用毛细管电泳γ-环糊精手性选择试剂也成功分离了烯唑醇和烯效唑对映体(furata et al., 2003)。目前采用手性气相色谱拆分三唑类化合物的报道较少,li等(2011)采用β环糊精类型的bgb172(20% 4-丁基二甲基-β-环糊精) 手性气相色谱柱顺利实现了三唑类杀菌剂硅氟唑的对映体分离,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建立了硅氟唑在禾谷类、蔬菜及水果基质上的痕量残留手性分析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本课题采用手性柱lux celluslose-2在反相的hplc对粉唑醇的两个对映体进行分离,测定粉唑醇在葡萄内的立体选择性降解动态。

研究目标:

(1) 探索粉唑醇液相色谱拆分的仪器检测条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选择没有粉唑醇应用历史的葡萄田块进行试验,每个葡萄设3个重复和一个空白小区,在施药后2h,1d,2d,3d,5d,7d,14d,21d,28d采样,样品经粉碎后保存在-20 ℃的冰箱中。称取20 g样品于离心管中,加入乙腈40 ml,涡旋3 min后放在超声仪器中超声20min,加入2g nacl和6g无水硫酸镁,再次涡旋4min,放入离心机中离心5min,准确提取20ml上清液,过无水硫酸钠至平底烧瓶中,于45 ℃旋转蒸发仪上减压浓缩干过弗罗里硅土柱净化。样品经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粉唑醇对映体得到完全分离。

技术路线:

第一步 提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1. 首次通过液相色谱,利用手性柱对手性农药粉唑醇对映体进行拆分。

2. 通过对前处理方法和净化方法的优化,首次建立了葡萄中粉唑醇的提取净化方法。

3. 首次对葡萄中粉唑醇的手性选择性降解进行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3年 8 月10月 粉唑醇施药方法的确认,田间试验及葡萄样品采集。

2013年10月2014年2月 探索粉唑醇拆分的液相色谱检测条件,制作样品检测的标准曲线;测定粉唑醇在葡萄中的添加回收率,检验方法的准确性。

2014年3月 数据处理及撰写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