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参与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3-02-20 18:31:1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就提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迄今为止,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和有效性显著提升。中国人民银行方面表示,下一步,要牢牢把握“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部署,聚焦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等重点领域,强化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而乡村振兴离不开数字金融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数字金融不断发展,数字支付已经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生活都在被数字金融不断渗透,同时数字理财、数字信贷也越来越广泛。但是也还是存在着一些偏远落后的农村,由于自身金融素养的缺乏和对数字科技的不了解,只能对数字金融表示望洋兴叹,这使得他们远远落后于其他区域,非常不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户的收入增长。

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应该全面提升农户的金融素养,增加他们对数字智能化的了解,以此推动其对数字金融的使用,促进农户收入的增长,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本文借鉴了国内外学者的文献,结合自身课题要求,对数字金融参与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户数字金融参与的现状;然后了解影响农户收入的因素,通过农户数字金融参与对农户收入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对数字金融在农户金融服务中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使其有利于农户收入结构的优化和发展。

具体来看,本文的主要内容阐述如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对于数字信贷方面,berg tobias,burg valentin,gombovi#263; ana,puri manju(2020)四人通过分析了数字足迹的信息内容以预测消费者违约,得出使用来自信用局和数字足迹信息的贷款机构与只访问这两种信息来源之一的贷款机构相比,可以做出更好的贷款决策。使用数字足迹有可能提高信贷目前20亿全球适龄劳动成年人在正式的金融部门缺乏获得服务,从而促进金融包容和降低不平等。

bharadwaj p,jack w ,suri t(2019)三人通过对m-shwari的贷款进行分析,得出这些短期数字贷款主要用于支付教育和紧急目的,而不是用于商业或营运资本目的。贷款交付的数字平台还能够克服与传统信贷获取和还款形式相关的一些成本,所以在这种背景下,这对金融实体和客户似乎都有一定程度的成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26日-2022年01月30日选题对相关文献收集整理归纳,确定调研提纲,完成开题报告;

2022年02月01日-2022年03月15日撰写、提交论文初稿,中期检查;

2022年03月16日-2022年04月30日完成论文修改,提交修改稿,外文文献翻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王瑶佩,郭峰.区域数字金融发展与农户数字金融参与:渠道机制与异质性[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9,34(02):84-95.

[2]何婧,李庆海.数字金融使用与农户创业行为[j].中国农村经济,2019(01):112-126.

[3]任碧云,李柳颍.数字普惠金融是否促进农村包容性增长——基于京津冀2114位农村居民调查数据的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9,39(04):3-14.doi:10.19559/j.cnki.12-1387.2019.04.00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