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开题报告

 2023-01-19 22:55:5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它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并且达到一定比例的一种动态变化过程,人口老龄化事关社会发展的全局,涉及到社会经济、家庭生活以及个人生命周期的诸多方面,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个必然现象。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远远超过现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

因老龄化引发的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而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成为各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一、我国人口老龄化主要呈现出,人口老龄化地区分布不均、农村老龄化比例高于城市、现行养老保障体制不健全、医疗卫生保障体制存在缺陷这四个主要的特征。

二、本文将从各省市数据来具体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呈现出的,老龄化水平区域差异不均衡、老龄化地区差异变化趋势不定、老龄化差异由区域内差异引起、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率领先全国这四个方面的特征。

三、从文化教育因素、地区人口因素、社会发展因素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来具体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很多,其中关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老龄化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及对策研究占有不少比重,综合起来主要包括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人口老龄化面临的挑战、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的特征表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对策研究这五个主要的方面。

一、对人口老龄化特征的研究祁峰(2010)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国家未富先老,经济压力大;人口老龄化区域分布不均衡,地区差异较大;老龄化人口发展中高龄化速度加快。

郭晖艳、韩俊江(2012)认为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特点主要有: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增长速度快;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老年人口在区域分布很不均衡;农村老年人比例显著高于城市;人口高龄化与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态势并存;老年人口失能比例高且抚养比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2022年11月1日--2022年11月23日,确定选题,收集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的文献资料 2022年11月23日--2022年1月18日,进行图书馆文献调研,对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提炼总结,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完成开题报告 2022年1月18日--2022年2月28日,对此前查找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形成论文雏形 2022年2月28日--2022年4月19日,对论文中涉及定量研究的部分作具体完善,完成外文资料翻译 2022年4月21日--2022年4月25日,进行论文中期检查,对于任务的完成进度及时作出汇报 2022年4月26日--2022年5月30日,对论文初稿进行修改,综合导师意见并定稿 2022年6月中旬前 整理论文的所有相关资料、准备答辩撰写方案:一、引言二、文献综述三、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一)人口老龄化地区分布不均(二)农村老龄化比例高于城市(三)现行养老保障体制不健全(四)医疗卫生保障体制存在缺陷四、我国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的表现(一)老龄化水平区域差异不均衡(二)老龄化地区差异变化趋势不定(三)老龄化差异由区域内差异引起(四)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率领先全国五、我国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 (一)文化教育因素 (二)地区人口发展因素 (三)社会发展因素 (四)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六、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建议(一)增强全社会尊老爱老养老的社会风气(二)加快制定与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三)加大对养老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力度(四)完善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服务制度。

七、结语

5. 参考文献

1赵儒煜,刘畅,张锋.中国人口老龄化区域溢出与分布差异的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J]. 人口研究. 2012(02) 2李秀丽,王良健.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其分解研究[J]. 西北人口. 2008(06) 3袁俊,吴殿廷,吴铮争.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 2007(03) 4 李凡.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0(10) 5周战超.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0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