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范围内服务型政府理念的兴起,电子政务作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
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建设服务型政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公共服务需求。
在这个背景下,研究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电子政务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服务型政府和电子政务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服务型政府和电子政务建设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型政府内涵及特征: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服务型政府的内涵、特征、演变过程以及与传统政府的区别进行了探讨。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将围绕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电子政务建设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型政府的内涵与特征:阐述服务型政府的定义、起源、演进过程,分析服务型政府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和主要特征,并对比分析服务型政府与传统政府的区别,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2.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趋势:梳理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历程,分析当前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总结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服务型政府背景下的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借鉴。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将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梳理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公共服务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其次,将选择典型国家或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借鉴。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1.研究视角的创新:将服务型政府理念融入电子政务建设的全过程,从服务型政府的视角出发,探讨电子政务建设的模式、路径和评价体系,以期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2.研究内容的拓展: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将进一步探讨新兴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对电子政务建设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新兴技术提升电子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
3.研究方法的综合: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以期更加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建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马怀德.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j]. 中国行政管理, 2014(1):3-7.
[2] 邓国胜. 服务型政府: 理念. 模式与构建[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
[3] 姜小挺. 论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其实现[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6(5):4-9.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