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rBSjRAD23-2-BSj23-BSjRAD23-1重组多表位抗原的表达及初步应用开题报告

 2023-02-11 13:19:2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日本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感染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目前在我国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云南、四川6省依然有家畜血吸虫病疫情发生[1]。截至2012年,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共检查了684899头牛,其中牛血吸虫病阳性3961头,阳性率为0.58%;检查了71473只羊,其中羊血吸虫病阳性406只,阳性率为0.57%[2]。2013年全国共完成人群血吸虫病查病9764580例,其中血检9491916例,阳性394420例;粪检937648例,阳性16865 例;血检阳性者粪检356408例,阳性16744例[3]。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感染日本血吸虫的病牛、病羊等大家畜是我国血吸虫病的最主要的传染源。疫情分析、防控措施制定等都需要准确诊断家畜日本血吸虫病,因此,建立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家畜血吸虫病诊断、检测技术对做好该病的防控工作十分重要目前,病原学检查仍是日本血吸虫病的确诊方法,但经过大规模化疗以及其它控制措施,我国绝大多数血吸虫病流行区处在低感染强度,造成病原学检查方法敏感性下降,漏检率增多。并且粪检费时费力,已不适宜于大面积疫区的人群筛查[4]。血清学检测技术因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而被许多学者所认可,同时群众易接受的末梢取血检测血吸虫病已在临床得到应用并且起到了良好效果[5-6]

目前,常用的诊断抗原是可溶性虫卵抗原,该抗原来源少、制备难、花费时间长、价格高。其抗原成分复杂,特异性较差,难以区分现症感染和既往感染,并且不易纯化和大量获得。应用基因重组抗原检测动物血吸虫病,特异性大大提高,但敏感性较虫卵抗原低。但是基因重组抗原可大量制备,过程简单,利于诊断试剂走向标准化。所以可探讨新的方法来提高单个重组抗原作为诊断抗原的敏感性。把基因重组抗原应用于牛、羊血吸虫病免疫诊断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应用lhd-sj23/ pgex作为牛、羊血吸虫病诊断抗原,具有与血吸虫虫卵抗原sea相近的检测结果,值得不断地完善技术并在现场进一步扩大试验[7]。故多表位重组抗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即分析候选抗原的抗原表位,把挑选出的表位重新组合,构建多表位重组抗原,有可能获得的敏感性比单个抗原高的诊断抗原。

参考文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

构建多表位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得到较纯净的重组蛋白,以其作为诊断抗原,用elisa方法检测牛、羊日本血吸虫病阳性和阴性血清。

2.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4.研究方法

该课题将用到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又分别有生物信息学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软件bepipred 1.0、tepitope、propred等),基因工程技术,pcr技术,elisa技术等。

5.技术路线及实验方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7.创新之处

血吸虫病迄今仍是危害严重的传染病,但该病的确诊仍然沿用传统粪便检查虫卵的方法,其敏感性不足已成为当前血吸虫病诊断的重要问题。本课题选用具有良好诊断效果的候选蛋白SjRAD23,分析其抗原表位,挑选出两个表位肽段,并选取LHD-Sj23,利用基因工程重组技术构建多表位重组表达质粒,并获得重组表达抗原,期望在其诊断敏感性大大提高的同时也保留着较高特异性,为血吸虫诊断抗原的筛选提供新思路。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8.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2015年9月1日-2015年9月28日 收集资料,查阅文献,翻译英文文献,提交开题报告

2015年10月7日-2015年11月16日 找出可用基因,表达蛋白,数据整理,提交中期汇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