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交媒体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逐渐成为用户获取信息、互动交流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也为广告营销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模式。
相较于传统的广告形式,社交媒体广告凭借其精准的定向投放、丰富的互动形式以及口碑传播效应,在吸引用户关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促进产品销售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社交媒体广告用户接受意愿成为学术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广泛研究。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社交媒体广告用户接受意愿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社交媒体广告用户接受意愿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理论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
具体而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交媒体广告用户接受意愿的概念界定:对社交媒体广告和用户接受意愿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拟采用定量研究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的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数据来源,并结合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1.文献研究阶段:-深入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社交媒体广告用户接受意愿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主要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等,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用户接受意愿相关理论,如技术接受模型(tam)、计划行为理论(tpb)、创新扩散理论等。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创新性:
1.模型构建的创新:在已有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社交媒体广告的特点,构建更具针对性和解释力的社交媒体广告用户接受意愿影响因素模型,例如引入新的变量或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2.数据分析方法的创新:尝试运用新的数据分析方法,例如机器学习算法、社交网络分析等,对用户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分析。
3.研究视角的创新:从跨文化比较、用户心理机制等新的视角出发,探究社交媒体广告用户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例如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用户对社交媒体广告的接受程度差异,或探究用户对社交媒体广告的态度和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彭兰.网络传播注意力资源的获取与配置——基于社交媒体及算法平台的内容生产与传播逻辑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2,29(10):5-16 96.
[2]刘玲,孙圣轩.社交媒体广告对用户购买意愿的影响——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路径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2(08):137-138.
[3]谢静,刘梦琪.价值共创视角下社交媒体广告对用户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j].传媒论坛,2022,5(11):45-51 80.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