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目标下财政投融资与普惠金融如何协调?开题报告

 2023-02-25 12:22:3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当前所要完成的目标是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共同富裕的实现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结构,农民就业质量等方面要求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也是政府的目标。

财政投融资作为一种政府资源配置的有力手段,对于促进经济的高效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水平等方面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而普惠金融服务主体涉及多方,可覆盖“三农”发展过程中不同类型的资金需求主体,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然而由于对于三农发展的财政投融资存在的投入资金不足、资金运用效率不高以及对于普惠金融存在的起步晚、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当前我国这两种手段在互相协调方面产生了问题,制约了财政投融资与普惠金融对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促进作用,积极探索财政投融资与普惠金融的协调对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这一背景和文章研究的意义,并阐述了研究的可行性和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分别对财政投融资与普惠金融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并总结出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部分,相关概念的定义及现状。主要涉及:乡村专振兴目标的提出和发展以及当前的具体目标;财政投融资的释义及发展现状;普惠金融的提出及发展。

第四部分,不协调的表现及原因分析。对当前乡村振兴目标下财政投融资与普惠金融出现的不协调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并总结两者不协调的原因。

第五部分,解决不协调问题的对策。基于上文对问题原因的分析,为乡村振兴目标下的财政投融资与普惠金融协调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乡村振兴目标下财政投融资与普惠金融不协调的表现及原因是什么

写作提纲

第一部分 引言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3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2.1国外研究综述

2.2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部分 相关概念的定义及现状

3.1乡村专振兴目标的提出和发展以及当前的具体目标

3.2财政投融资的释义及发展现状

3.3普惠金融的提出及发展

第四部分 不协调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4.1表现:乡村发展资金不足,来源结构失衡,资金利用效率低

原因:财政投融资渠道狭窄,普惠金融的服务成本高,导致二者在提供发展资金方面的互补效应差

4.2表现:基础设施和金融服务机构乡村覆盖率低,乡村传统企业的转型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受限

原因:政府财政投资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长、任务重、难度大,而市场中商业性金融机构追求经济效益,服务资源不愿向乡村倾斜

第五部分 解决不协调问题的对策

5.1拓宽政府财政投融资渠道,降低享受普惠金融服务的门槛

5.2加强政府与社会的合作,健全并推广PPP模式在乡村的发展

5.3为商业性金融机构提供政策支持,引入奖惩机制,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乡村金融服务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国际上对于财政投融资和普惠金融的理论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定义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两方面。

在财政投融资发展较为成熟的日本理论界,对于财政投融资的的概念问题研究广泛,井手文雄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井手文雄则认为,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通过使用特定的财政资金对指定的项目进行投资或给予贷款支持,来促进社会资本的形成,可以理解为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目标,采取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并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等方式将资金投向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并且急需发展的行业或企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此外在关于财政投融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里,代.阿科萨瓦斯通过实证分析论证了加大财政投融资中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对国民经济増长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普惠金融概念最早出现在联合国“2005 国际小额信贷年”中,随后在联合国出版的《建设普惠金融体系》(2006 年)书中,将普惠金融界定为一种向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有效、全面金融服务的体系,并强调了小额信贷、微型金融和主动供给金融服务在促进普惠金融方面的作用,这一概念释义也是国际上对普惠金融认可度最高的定义,世界银行提出的普惠金融在此基础上,还强调金融服务惠及所有人,尤其是让弱势群体享有平等的金融权。赫尔马纳和路易莎在相关研究中指出:普惠金融有助于增加人们利用的金融资源和经济机会,促进增加家庭和企业收入和积累的实现,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公平。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财政投融资和普惠金融的研究重点关注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在财政投融资的理论研究中涉及资金、基础设施的研究很大。胥宁在研究中发现我国早期在农业财政投融资领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农业领域投融资的数额不足,农户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由于正规信贷的门槛过高导致的私人借贷倾向,使得国农民来自民间金融市场的贷款规模过大。提出的政策建议一是界定农业财政投融资范围,二是加强立法管理,编制财政投融资预算,三是健全和规范财政投融资的运作组织机构。朱爱娟从我国财政投规资体系构成方面展开分析,指出在政策性银行方面、公私合作经营模式建设公共基础设施方面、政府性基金方面、投融资平台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提出的对策主要是从理顺定位、完善机制、健全管理体系、规范投融资平台出发做出具体的建议。

对于普惠金融我国理论界普遍认可其当前发展对乡村振兴起到的积极作用,研究多从各自领域的角度分析依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吴昊认为我国的普惠金融持续发展,对农村的经济发展的促进能力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存在农村征信环境不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较薄弱、农村金融风险较集中的问题,普惠金融的稳步发展受到威胁,为摆脱这一困境吴昊给出了完善征信环境、打造适宜金融环境、优化整体监管环境的建议。学者王娟也持有类似的观点,她在研究中指出金融服务成本高、经营主体不稳定、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风险难防范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国家可以从发展政策性金融、完善农村保险体系、建立多元化普惠金融体系、加强风险分散及补偿等方向出发,消除这些障碍的影响。

文献评述

国内外对于财政投融资和普惠金融的研究较为成熟,给予了各个视角下概念的定义并且肯定了其对经济的积极作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发展,近些年的国内理论研究中,对于普惠金融在乡村的发展现状及改进对策建议尤其丰富,为增强普惠金融推动乡村振兴的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当前对于财政投融资和普惠金融在协同发力助推乡村振兴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便尝试从这一角度入手分析问题并给出建议。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开题报告终稿。查阅相关资料将其观点概括整合成“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论文题目、基本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2.2022年3月31日之前,提交论文提纲和初稿。2022年1月10前提交详细的论文提纲,3月31日前在论文系统相对应的栏目提交论文初稿。

3.2022年3月31日前,进行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自查论文进展以及完成论文的质量,并认真填写论文中期检查表并在论文系统相应的栏目提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尹光宇.银行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研究[J].北方金融,2021(02):99-104.

[2]李沛哲.乡村振兴视域下投融资阻滞问题探解——以长治市为例[J].山西农经,2020(01):1-3.

[3]温来成,徐磊.我国财政投融资管理体制回顾与展望[J].中国财政,2020(07):61-64.

[4]杨彤.刍议精准扶贫的财政支持[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5(03):73-77.

[5]董翀.乡村振兴投融资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9,12(04):119-127

[6]魏后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及难点[J].社会发展研究,2018,5(01):2-8.

[7]朱爱娟. 我国财政投融资体制的变迁和完善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5.

[8]于琪敏. 我国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的实证研究[D].沈阳大学,2012.

[9]王洁. 中国农村建设中的财政投融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

[10]胥宁. 农业财政投融资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

[11]岩田一政、深尾光洋:《财政投融资的经济分析》,日本经济新闻社,2006年版

[12]赵娜,郑伟.刍议农村普惠金融研究进展、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J].商讯,2021(36):89-91.

[13]吴昊.探析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与改进措施[J].上海商业,2021(11):70-71.

[14]吴庆田,王欣宇.财政支持、数字普惠金融与多维贫困缓解[J].南方金融,2021(08):53-66.

[15]钱水土,章欣楠.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探索,2021(05):44-54.

[16]吴腾华,胡耀元.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普惠金融产品优化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21,37(05):78-85

[17]于之倩,汪月.农村普惠金融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时代经贸,2021,18(09):35-40.

[18]王娟.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策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09):3-4.

[19]赵然.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J].投资与创业,2021,32(16):1-3.

[20]王远,韩雪.乡村振兴背景下普惠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商讯,2021(23):80-81.

[21]焦瑾璞.普与惠时期下的普惠金融发展思路[J].金融市场研究,2016,(1)21-25

[22]范利君.国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实践及经验[J].世界农业,2014(3)

[23]孙志豪.试论财政投资融资管理的新思路[J]. 现代经济信息,2017(17):280.

[24]周军攀.浅谈财政投融资的性质和成因[J].时代金融,2020(15):71-72.

[25]邱锋.财政投、融资金管理的问题探究[J].中国市场,2017(35):49 51.

[26]刘世恩.发挥财政投融资稳增长的作用[J].中国财政,2015(24):68-69

[27]李奇.新农村建设投融资对策创新研究[J].农业经济,2015(06):61-63.

[28]Germana Corrado and Luisa Corrado. Inclusivefinance for inclusive growth and development[J]. Current Opinion in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2017, 24 : 19-23.

[29]Thorsten Beck,Asfi Demirg Kunt and Ross Levine.Finance, Inequality and the Poor [J]. Journal of EconomicGrowth(2007)12:27-4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