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日照时数作为一项重要的气候资源,对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能源利用以及人民生活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许多地区的日照时数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居民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峻挑战。
上海和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一个是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一个是珠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两地都经历了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阶段,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大气环境变化等对区域气候产生了深刻影响。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日照时数作为表征太阳辐射资源量的基本指标之一,是影响地表能量平衡、地表温度变化以及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因子。
国内外学者对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影响因素以及未来趋势预测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近40年沪粤两地的日照时数为研究对象,利用两地气象站点观测的逐日日照时数数据、era5再分析资料等,采用gis空间分析、数理统计、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两地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其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并分析其背后的驱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沪粤两地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分析近40年沪粤两地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趋势,以及季节变化特征。
-利用空间插值方法,分析沪粤两地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其空间差异。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1.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沪粤两地气象站点近40年的逐日日照时数数据,以及era5再分析资料中的相关气象数据,如云量、降水量、气温等。
-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剔除异常值和缺失值,并进行数据插补和标准化处理,以满足后续分析的需求。
2.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利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滑动平均等方法,分析沪粤两地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趋势、年代际变化趋势以及季节变化特征。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选择上,聚焦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两个区域——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核心城市上海和广州,以期为这些地区的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参考依据。
2.研究方法上,将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与gis空间分析方法相结合,更加全面、深入地揭示沪粤两地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3.研究内容上,不仅分析了气象因素和城市化发展对日照时数的影响,还将探讨大气环流变化、太阳活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以期更加全面地解释日照时数的变化原因。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