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生长季日照时数时空分布特征开题报告

 2024-07-15 21:33:21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日照时数是表征太阳辐射强弱的重要指标,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以及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气象因子之一。

充足的光照条件有利于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质,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江苏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资源总体较为丰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大量研究。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分析:多位学者利用气象台站观测数据,分析了中国不同区域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发现大部分地区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尤其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下降最为明显(例如,丁裕国等,1999;李庆祥等,200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利用气象观测站点的长期日照时数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江苏省生长季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江苏省生长季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收集整理江苏省气象观测站点的逐日日照时数数据,并进行质量控制和插补处理。

利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江苏省生长季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趋势及其区域差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开展研究:
1.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江苏省境内气象观测站点近30年(如1990-2020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包括日照时数、降水量、气温、云量等。

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剔除异常值,并利用合适的插补方法补充缺失数据。


2.生长季划分:根据江苏省主要农作物的生长季,确定研究的生长季范围,例如,水稻的生长季为5-9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聚焦生长季:不同于以往对全年日照时数的研究,本研究聚焦于江苏省农作物生长季,分析生长季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2.结合多源数据:本研究将综合利用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多源数据,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探讨江苏省生长季日照时数变化的驱动机制,以期更全面地揭示其变化规律。


3.区域差异分析:本研究将关注江苏省不同区域生长季日照时数变化的差异性,分析其成因,为区域农业生产布局、光能资源开发利用等提供更精准的科学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胡天宇,徐冉,李帅,等.近55a中国生长季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j].地理科学,2021,41(11):2003-2014.

[2] 王静,张强,任玉玉,等.1960—2015年中国生长季日照时数时空演变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18,37(02):257-266.

[3] 卞正富,王劲松,叶晶,等.1961-2017年中国区域生长季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j].中国农业气象,2019,40(08):495-50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