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东北低涡是活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一种重要的天气系统,其具有生成频率高、生命史短、尺度偏小等特点,但其所带来的强对流、暴雨、大风、降温等灾害性天气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加剧,东北低涡的活动呈现出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对其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研究也日益受到气象学界的关注。
因此,开展春季东北低涡的年际变化及其与区域气候关系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东北低涡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且对于提高区域灾害性天气的预警和防范能力,保障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东北低涡作为影响中高纬度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一直受到国内外气象学者的广泛关注。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东北低涡的结构特征、形成机制以及发生发展规律等方面。
例如,孙力等人(2005)利用观测资料分析了东北低涡的温压场结构特征,指出东北低涡是一个具有显著斜压性的中尺度系统。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利用1980-2022年的多源气象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对春季东北低涡的年际变化特征、影响因子以及区域气候效应进行深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春季东北低涡的气候特征分析。
利用多源资料,分析春季东北低涡的气候特征,包括其空间分布、季节变化、强度变化、生命史等,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1.资料收集和处理:a.收集1980-2022年的多源气象观测资料,包括中国气象局提供的中国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中国区域高空观测资料等。
b.收集1980-2022年的再分析资料,例如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era5再分析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cfsr再分析资料等。
c.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和处理,包括剔除错误数据、插值到统一的格点资料等。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精细化分析春季东北低涡的年际变化特征。
以往研究多关注东北低涡的总体变化趋势,而本研究将结合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和统计方法,精细化分析春季东北低涡活动频率、强度、空间分布、生成源地等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年代际差异,以期更全面地揭示春季东北低涡的年际变化规律。
2.深入探讨春季东北低涡年际变化的影响机制。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孙力,高辉,任素玲.2020 年夏季东北冷涡活动异常特征及成因分析[j].气象学报,2022,80(4):662-674.
[2] 张颖,王东海,李永华.东北地区夏季低涡降水日变化特征[j].气象,2018,44(1):117-126.
[3] 赵天保,孙力,李莹,等.2019 年夏季东北地区持续性强降水的低涡活动特征分析[j].气象,2021,47(3):293-303.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