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增温情景下长三角城市群区域人体舒适度的变化开题报告

 2024-07-03 17:24:13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热岛效应加剧,极端高温事件频发,对人类健康和宜居性产生了显著影响。

人体舒适度作为衡量人与周围热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重要指标,受到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因素的综合影响,其变化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健康福祉、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人口密度大,城市热岛效应显著,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事件日益频繁,对人体舒适度和居民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人体舒适度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人体舒适度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区域,利用气象数据、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结合人体舒适度评价指标和未来增温情景,分析不同增温情景下长三角城市群区域人体舒适度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的适应性策略。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长三角城市群区域人体舒适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历史气象数据,利用人体舒适度评价指标,分析基准期(1995-2014年)人体舒适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识别舒适度高值区和低值区,并分析其成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长三角城市群的气象数据、遥感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并进行数据清洗、插值、空间分析等处理,构建研究数据库。


2.人体舒适度评价指标选取与计算:选择适合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的人体舒适度评价指标,例如,生理等效温度(pet)、热应力指数(hsi)等,并基于气象数据计算基准期和未来不同增温情景下的人体舒适度。


3.人体舒适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基准期和未来不同增温情景下人体舒适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变化趋势及其差异,并结合统计分析方法,探究其成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将人体舒适度与城市化发展相结合,探讨不同增温情景下城市化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差异,揭示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对人体舒适度的耦合影响机制。


2.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cm)模拟未来不同增温情景下长三角城市群的气象要素,提高了人体舒适度预估的精度和可靠性。


3.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等方法,从多尺度、多角度分析长三角城市群区域人体舒适度的变化规律,为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城市规划策略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尹占娥, 蔡雯悦, 张书余, 等. 基于体感温度的长三角地区人体热舒适时空变化特征[j]. 生态学报, 2020, 40(14): 4762-4775.

[2] 谢远见, 郝志新, 高江, 等. 基于wrf模式的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区域人体舒适度的影响[j]. 气象学报, 2019, 77(4): 646-660.

[3] 周淑贞, 张学珍, 陈爽, 等. 城市绿地对人体热舒适度的影响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19, 39(22): 8566-857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