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食用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之一,其成分组成和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
食用油的成分分析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规范市场秩序、指导生产加工以及产品研发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食用油成分分析方法主要依赖于化学分析手段,例如滴定法、色谱法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分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国内外学者利用ftir技术对食用油的品质鉴定、掺假识别、产地溯源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以不同种类、不同品牌的食用油为研究对象,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其成分进行测量分析,并探讨该技术在食用油品质鉴定、掺假识别等方面的应用。
1. 主要内容
1.收集不同种类、不同品牌的食用油样品,并对其进行成分测定。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收集不同种类和品牌的食用油样品,并利用国标方法测定其主要成分含量,作为模型建立和验证的参考值。
然后,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集食用油样品的红外光谱数据,并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以消除噪声和背景干扰。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基于ftir光谱技术的食用油多指标快速检测方法:将ftir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相结合,建立食用油中多种成分(例如脂肪酸、过氧化值等)的快速检测模型,实现对食用油品质的多指标快速评价。
2.探索不同产地、不同品牌食用油的光谱差异性:分析不同产地、不同品牌食用油的红外光谱特征,揭示其光谱差异性,为食用油的产地溯源和品牌鉴别提供理论依据。
3.构建基于ftir光谱技术的食用油掺假识别模型:利用ftir光谱技术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建立食用油掺假识别模型,实现对食用油掺假行为的快速、准确检测。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孙通, 张海, 韩东海, 等. 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食用油种类快速鉴别[j]. 食品科学, 2018, 39(20): 281-286.
[2] 赵进, 孟庆磊, 王丽杰, 等.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食用调和油快速鉴别方法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9, 40(18): 342-346.
[3] 赵静, 范丽, 毕研, 等.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鉴别不同品种蜂蜜的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7, 37(9): 2904-2909.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