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沥青路面作为我国高海拔地区重要的基础设施,其耐久性受到极端环境条件的严峻考验。
高海拔地区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剧烈的温差变化以及低温氧气充足等环境因素,加速了沥青材料的老化进程,导致路面出现龟裂、松散、坑槽等病害,严重影响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提高高海拔地区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延长其使用寿命,一直是道路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光稳定剂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国内外学者在光稳定剂的作用机理、性能评价、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光稳定剂方面展开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以我国高海拔地区为背景,针对该地区沥青路面所面临的严苛环境挑战,系统研究光稳定剂对高海拔地区沥青路面性能的影响。
1. 主要内容
1.高海拔地区环境因素对沥青路面老化的影响规律研究:分析高海拔地区紫外线辐射强度、温度变化、氧气浓度等环境因素对沥青路面老化的影响规律,为光稳定剂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逐步深入地开展研究工作。
1.搜集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光稳定剂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高海拔地区沥青路面特点等,为研究方向的确定和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
2.通过理论分析,建立高海拔地区环境因素对沥青路面老化影响的模型,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分析。
5. 研究的创新点
1.针对高海拔地区特殊环境条件,系统研究光稳定剂对沥青路面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其作用机理,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2.结合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开发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沥青路面光稳定技术方案,为提高高海拔地区沥青路面的耐久性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3.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相结合,构建高海拔地区沥青路面性能评价体系,为该地区沥青路面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聂佳梅, 史瑞祥, 王志刚, 等. 改性沥青混合料光氧老化试验方法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8, 32(s1): 168-174.
[2] 黄晓明, 周志刚, 吕鹏, 等. 紫外线照射对sbs改性沥青老化性能的影响[j]. 建筑材料学报, 2019, 22(1): 121-127.
[3] 李涛, 薛威, 王永峰, 等. 高海拔地区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及防治措施[j]. 公路交通科技, 2018, 35(3): 33-38.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