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极端降水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给江淮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
了解极端降水的发生规律,探究其影响因子,对该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入梅作为江淮地区汛期开始的标志,对夏季降水量的时空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入梅早晚和夏季极端降水都成为了气象研究的热点问题。
国内外学者在这些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利用近几十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分析江淮地区入梅早晚和夏季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江淮地区入梅早晚的时空变化特征,确定入梅早晚的划分标准。
2.分析江淮地区夏季极端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入梅早晚年份下,极端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数理统计、gis空间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对江淮地区入梅早晚和夏季极端降水的关系进行研究。
1.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江淮地区近几十年的逐日降水量数据、入梅日期数据以及相关气象要素数据,并进行质量控制和处理,建立数据库。
2.入梅早晚划分标准的确定: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江淮地区入梅日期的统计分布特征,确定入梅早晚的划分标准,并将研究时段划分为入梅早、入梅正常和入梅晚三种年份类型。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力求创新:
1.在研究区域选择上,聚焦于江淮地区,该地区是我国入梅和夏季降水变率最大的区域之一,研究结果具有区域代表性。
2.在研究方法上,结合数理统计、gis空间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方法,从多角度分析入梅早晚与夏季极端降水的关系,以期获得更深入、全面的认识。
3.在研究内容上,不仅关注入梅早晚对夏季极端降水的影响,还将深入探讨其影响的物理机制,为提高该地区夏季极端降水的预测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孙颖, 智协飞, 陈海山, 等. 1961-2020 年江淮梅雨期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j]. 气象, 2022, 48(4): 434-445.
[2] 王志福, 谢付莹, 濮梅娟, 等. 基于机器学习的江淮地区夏季极端降水概率预报[j].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15(2): 234-243.
[3] 陈晓艺, 王黎娟. 2020 年江淮极端梅雨期降水特征及环流成因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 38(1): 1-10.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