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现状
微博这个词起源于美国。最早在2006年,由博客技术先驱埃文·威廉姆斯创建的公司首先推出了twitter服务。在国外的微博飞速发展的时候,国内一些勇于创新的创业者们也开始尝试着创办一些类似于微博的社交网站。2009年,新浪率先推出微博服务。之后网易、搜狐、腾讯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微博服务。微博在中国大地上真正开始掀起一股热潮。四大门户网站微博的特点是主推娱乐明星效应,鲜少涉及时事政治,因此吸引了一大批影迷、歌迷、粉丝的加入。
随后,为了占领新兴媒体舆论阵地,传统的新闻媒体网站人民网也顺势推出了人民微博,颇具影响力的凤凰媒体也启动了凤凰微博的内测,这让微博领域的竞争由商业竞争扩展到新闻领域,由人气扩展到舆论。
2. 研究内容和问题
基本内容:
引言
网络信息技术的长足发展为新闻活动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有单一、线性的传播形态被彻底打破,新闻传播的影响力从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升。新浪微博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介,为公众提供了获取信息的平台,使人民群众能更快速和便捷的了解新闻时事、文化动态。然而,新浪平台自身特有的交互性和开放性也为问题报道提供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其爆炸性的传播能力,也大大加剧了问题报道的危害,不仅严重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也可能造成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影响,要想使新浪平台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所用,就必须解决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本课题尝试从新浪平台上问题报道的最新案例入手,区分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不同类型问题,探究其形成的深层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增加新闻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和我国新闻行业的良性运转提供借鉴。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
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
技术路线:
4. 研究的条件和基础
1、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现有的文献资料;
2、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样本收集与分析;
3、与指导老师讨论。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