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前实现碳中和”等庄严的目标承诺。双碳目标的提出,对冷链物流体系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冷链物流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医药冷链物流是冷链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冷链药品的安全与民生密切相关,为保证患者使用药品的安全,更要把握住医药冷链物流这条“生命线”。随着医疗保障水平和居民对医药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导致用于治疗慢性疾病及特殊疾病的药品需求有所增长;另一方面2020年初新冠病毒带来的威胁尚未消散,疫苗、注射针剂等药品的市场需求量也呈现增长态势,此类药品的运输及配送都需要依靠高效的药品冷链物流解决方案来支撑。
2016年初,国务院放开了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药品运输服务的政策审批事项,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之下,中外运、顺丰、京东等物流业巨头都开始进军医药冷链物流领域,布局医药物流产业。2019年,京东物流与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强强联合,建立了医药冷链物流专网,其覆盖范围包括了全国大多数省市。顺丰医药也在全国范围内合作共建医药三方企业,第三方物流将进军医药冷链物流,成为市场中竞争的主力。中物联医药物流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市场规模预计约达到5500 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医药冷链的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医药冷链物流的发展对于医疗保障体系有着重大意义,因此,医药冷链物流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全球的重视。在双碳背景下,各物流企业纷纷开展绿色低碳活动,医药冷链物流作为冷链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迎来了更高的行业标准。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尚未散去,医药冷链物流更加面临着新挑战与新机遇。近年,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增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成果日益显著。2021年市场销售规模为4814亿元,同比增长23.33%。据中物联冷链物流分会的统计数据预测,2022年我国医药冷链市场销售规模预计达到约5500亿元,虽受疫情影响,但医药冷链行业发展逆势而上。在我国医药冷链物流蓬勃发展过程中,哪些挑战与阻碍是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双碳背景下的医药冷链物流该如何降本增效?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利于更好的优化我国医药冷链物流体系。本研究对于中国医药冷链物流体系优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框架拟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和研究思路如下: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①文献综述法
本文将通过研究国内外学者对双碳背景下绿色物流发展、医药冷链物流相关的文献进行研读和梳理分析,为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框架提供思路,奠定理论基础。
4. 参考文献
[1]郭俊佳. 医药冷链物流库存与配送协同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21.doi:10.26944/d.cnki.gbfju.2021.002611.
[2]贾阳光,代丽.中国医药冷链物流管理的研究综述[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2,44(12):154-157.
[3]谭琪欣. 医药冷链市场规模达5500亿元[n]. 健康时报,2022-06-14(015).doi:10.28434/n.cnki.njksb.2022.000184.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4年11月15日——12月15日:寻找自己的兴趣点,查阅资料,最终确定题目;
(2)2024年12月15日——2024年2月10日:细阅读自己的参考文献至少20篇,并形成20篇读后感;
(3)2024年2月10日——2024年3月10日:撰写开题报告并提交至毕业论文系统;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