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表日值蒸散模拟的我国华北地区干旱变化特征研究开题报告

 2024-08-03 02:30:23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华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人口密集区,其水资源短缺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华北地区的干旱问题日益突出,对区域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准确掌握华北地区干旱时空演变规律,探讨干旱发生发展机制,对于制定科学有效的抗旱减灾措施,保障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和水文模型的发展,地表蒸散模拟和干旱监测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国内外学者在蒸散估算模型、干旱指标、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

1. 国内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华北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地面观测数据,结合区域水文模型,模拟华北地区地表日值蒸散量,并基于模拟结果分析华北地区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地表日值蒸散模拟:-收集和处理研究区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地面观测数据,构建适用于华北地区的蒸散模型数据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研究步骤如下:1.数据收集与预处理:收集华北地区近几十年来的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地面观测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格式转换、空间插值等预处理,构建研究区数据库。

2.地表日值蒸散模拟:选取合适的蒸散模型,例如sebal模型、priestley-taylor模型等,根据研究区特点和数据情况进行参数率定,并利用地面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确保模型模拟精度满足研究需求。

利用率定后的模型模拟华北地区日值蒸散量,并对模拟结果进行精度评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1.基于日尺度蒸散模拟的干旱分析:相较于传统的月尺度或年尺度干旱分析,本研究将基于日尺度蒸散模拟结果进行干旱分析,能够更精细地刻画干旱的发生发展过程,提高干旱监测的精度。

2.耦合多源数据的干旱成因分析:本研究将综合利用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地面观测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结合统计分析和模型模拟方法,对华北地区干旱成因进行综合分析,区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贡献率,为更有效地制定干旱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探索干旱对蒸散的反馈机制:本研究将深入探讨干旱对蒸散的反馈机制,以及这种反馈机制对华北地区水循环的影响,为更全面地认识干旱的影响提供新的视角。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马柱国,符淙斌.全球变化研究进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8.

2. 张强,任国玉,徐建芬,等.基于spei的近50a中国干旱时空演变特征[j].地理学报,2016,71(1):33-46.

3. 黄春林,王文,林琳,等.基于spei的西南地区近50a干旱时空演变特征[j].水科学进展,2015,26(5):637-64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