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视角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研究 ——以南京市六合区为例开题报告

 2023-02-18 22:21:3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间的不协调问题日益凸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尤为紧迫。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推进了这一战略布局,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第一次写入五年规划,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完善生态文明示范建设体系,持续提升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水平”。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在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农民生态意识较为薄弱,城乡二元结构还未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民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更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最终受益者,其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行,从农民的角度来衡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高低更具有说服力。而我国当前从农民角度开展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鲜见报道。因此,我打算将农民满意度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在农户的视角下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研究,以期提出优化生态系统更具现实的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的目标

本研究构建农户视角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熵值法、顾客满意度评价法、障碍度模型测量农户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水平,从而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的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

(1)障碍度模型法。在基于农户满意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基础上,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病理诊断,厘清影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障碍因子,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调整,为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供决策参考。

(2)改进的熵值法。对实地调研中的问卷进行处理,从农村生态经济、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生态文化、农村生态制度和农村人居环境五个方面构建农村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熵值法赋予指标权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创新之处

1.研究视角新颖:目前学术界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研究多从宏观角度出发,鲜有从微观视角进行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研究。本研究从农户视角出发,构建基于农户满意度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2.研究方法新颖:本文拟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评估,在构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改进的熵值法、顾客满意度评价法、障碍因素诊断模型分析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诊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制约因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时间

项目研究计划

成果

2018.11-2018.12中旬

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相关专业知识,在专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设计调查问卷和面访问题。

得到初定问卷

2018.12中旬-2019.01

根据试调查结果修改完善调查问卷,并制定与准备假期调研计划

得到完善的问卷

2019.02-2019.04中旬

到南京市六合区进行实地调研,搜集相关数据。

得到调研数据

2019.04-2019.5中旬

对在各村获取的问卷数据和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

2019.5下旬

根据整理和分析所得的数据以及资料,撰写相关论文。

得到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