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下养分管理模式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米品质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3-02-16 09:37:4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水稻(oryza sativa)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有超过50以上的人口食用[1]。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及消费国,稻米的产量高低和品质优劣与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2]。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稻米品质逐渐被人所关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通过研究不同养分管理模式以及气候因素作用下对水稻稻米品质进行鉴定,以提供优质水稻栽培的养分管理模式为目标。

关键问题在于在不同管理模式下稻米四个关键品质之间的差异是否明显,以及最优方案的选择。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试验品种:武运粳23号试验地点:镇江丹阳市试验处理设置5个养分管理模式:当地习惯施肥模式、高效施肥、超高产施肥、超高产施肥 秸秆连续还田、高效 有机肥。

(1)当地习惯施肥模式(n、p2o5、k2o用量分别为300、150、240kg/hm2,氮素分配比例为基肥50、分蘖肥25、拔节肥25),(2)高效施肥(n、p2o5、k2o用量分别为198、120、180kg/hm2,氮素分配比例为基肥40、分蘖肥20、拔节肥20、孕穗肥20),(3)超高产施肥(n、p2o5、k2o用量分别为300、150、240kg/hm2,氮素分配比例为基肥40、分蘖肥20、拔节肥20、孕穗肥20),(4)超高产施肥 秸秆连续还田(n、p2o5、k2o用量分别为300、150、240kg/hm2,氮素分配比例为基肥40、分蘖肥20、拔节肥20、孕穗肥20,稻麦秸秆全量还田),(5)高效 有机肥(n、p2o5、k2o用量分别为198、120、180kg/hm2,氮素分配比例为基肥40、分蘖肥20、拔节肥20、孕穗肥20,有机肥1800 kg/hm2)。

其他栽培措施一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实验选取江淮东部稻麦轮作区5种具有代表性的养分管理模式,同时结合两年气候特征,明确养分管理及气候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为江淮东部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项目计划:2017.8~10:2016年稻米外观品质测定2017.11~12:2017年稻米外观品质测定2018.1~2:2年稻米营养品质(清蛋白、谷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含量、矿质含量)测定2018.3~5:2年稻米食味品质(淀粉含量、RVA、胶稠度)测定进展情况:目前正在按计划进行,预计能够按时甚至超额完成任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