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时代下机器人对就业的影响分析开题报告

 2023-01-30 10:42:3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以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 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据牛津大学预测, 超过三分之一的制造业工作可能由机器人替代。随着机器人越来越多的被投入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在解决低端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后,人们不禁开始思考假如有一天智能机器人完全投入运营,全部替代人类各项工作,人类是否将要面临失业的威胁?甚至有人开始为智能机器人的到来感到不安。本文通过对各地区失业率与机器人利用率相关性分析,系统得出机器人时代下人们的失业恐慌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以及由此引申出的未来人才发展培养方向。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问题:

综合评价各地区近年来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状况,探究机器人利用率与人口失业率之间的相关性。

写作提纲: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分析

2.2 国内文献分析

第3章 综合评价各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

3.1 综述

3.1.1 机器人在国外的发展

3.1.2 机器人在国内的发展

3.2 建模

3.2.1 搜集数据、选取指标

3.2.2 综合评价

3.3 结果分析

第4章 机器人利用率与人口失业率相关性分析

4.1 模型建立

4.2 结果分析

4.2.1 #8220;机器换人#8221;还是#8220;机器扩人#8221;

第5章 措施、建议

5.1 未来机器人发展方向

5.2 人才培养及转型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早在19世纪80年代,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已经发现了要素替代现象并开始研究,形成了要素替代理论的基本规范。

David R.Howell (1985) 用投入-产出研究法按职业划分分析了工业机器人给就业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结果表明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机器人对裁员的影响是对创造就业影响的4.5-6.2倍,同时对白领和工程师等高技能职业的影响是正向的,而对蓝领和电焊工、油漆工、流水线工人的影响则是负面的。

Jonathan F.Bard(1986)深入的研究了工业机器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认为机器人的投入使用不仅仅是为了节约成本这么简单,机器人还有许多其他的优点。而且迄今为止没有证据表明,机器人的加速引进会对劳动力市场造成明显的干扰。

早期的C.Eduist,S.Jacobsson(1987)通过对经合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直到1985年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和扩散模式的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在搬运、加工和组装三方面的应用已经增长迅速。从短期来看,大多数企业进行机器人投资的最主要原因是为了降低不熟练和半熟练劳动力的成本;而从长远来看,机器人的投资更应该被视为是全面实现自动化进程的一部分。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公司,机器人的投资已经被认为是资本投入的最合理有效的一部分

Beaudry,Collard(2002)分析了1960至1997年发达国家的相关数据,得出了由于劳动者数量的增加而引起的就业量的增加拉低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替代现象越发明显。

陶桂兵(2011)认为在以人为本的时代里,富士康用机器人替代人工是妄图重圆用机器人替代劳动者的历史旧梦,机器人投入问题使得企业绝对不可能获得组织能力的提升,而且富士康此举是在沿用工业时代的陈旧经营逻辑来指导信息时代的商业行为,这注定了富士康会被时代淘汰。

曲道奎(2012)认为,在国内用工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外制造业回归和新工业革命的多重夹击下,中国制造业进行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而转型升级的本质就是彻底改变制造模式,发展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创造,这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路径和出路。

乔岩(2012)依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的一些数据,发现由于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富士康为代表的电子代工企业已经开始用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

梁一新,刘凯(2013)首先论述了世界范围内工业机器人产业的现状,继而在此基础上对影响中国工业机器人未来产业化的相关影响因素W及在此进程中可能面临的诸多挑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认为伴随着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重振"再工业化"战略步伐的加快,不久的将来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制造势必会成为各个国家抢滩的主要市场以及竞争方向。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收集资料,确定选题,撰写文献综述。

2022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撰写开题报告、构思论文写作大纲。

2022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完成论文编写的前期工作。

2022年1月1日至3月15日:完成论文初稿。

2022年3月16日至4月5日:提交审核并进行修改。

2022年4月6日至4月30日:完成论文修改,外文文献翻译并定稿。

2022年5月1日至5月25日:准备毕业论文答辩工作。

5. 参考文献

[1]#8220;机器换人#8221;还是#8220;机器扩人#8221;?[N]. 廉夙.中国劳动保障报. 2015-03-28 (003)

[2]机器人来了 人往哪走?[N]. 靳延明,黄少宏,叶杏文,南小渭.南方日报. 2015-08-11 (A12)

[3]机器人会否抢了真人#8220;饭碗#8221;[N]. 邱海峰.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11-25 (002)

[4]经济发展新动力:市场化与新工业革命[N].刘金山.南方日报. 2014-08-25 (F02)

[5]新工业革命的挑战、机遇与应对[N].浙江省社科院课题组,徐剑锋.浙江日报.2013-03-15 (014)

[6]机器人加速替代工人[N]. 刘先云.人民日报. 2012-05-08 (010)

[7]百万机器人取代不了劳动力大军[N]. 刘文.消费日报. 2011-08-18 (A02)

[8]David R.Howell. The future employment impacts of industrial robots: An input-output approach[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1985,28(4):297-310

[9]Jonathan F.Bard.An assessment of industrial robots: Capabilities, economics, and impacts[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1986,6(2):99-124.

[10]C.Eduist,S.Jacobsson.The diffusion of industrial robots in the OECDcountries and the impact thereof[J].Robotics,1987.3(1):23-32.

[11]Beaudry ,Collard. Why has the Employment-Productivity Trade off among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been so Strong?[J].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2,(4).

[12]陶桂兵.富士康以机器替代人是逆时代而动[J].IT时代周刊,2011,(17):13-14

[13]曲道奎.机器人与智能制造[EB/OL].[2015-01-01].

[14]乔岩.恋上机器人:制造业自动化的未来[N].中国计算机网,2012(002)

[15]梁一新,刘凯.促进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化的战略思考[J].现代产业经济,2013,(6):28-3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