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地图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认识的地面的工具,又是人类认识地面的结果。地图的发展密切的联系着人们对于地图认识的过程,也密切的联系着人们对地球表面认识的过程。地图是在人们不断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人们认识周围客观环境和事物的结果。认识世界的每一次深化过程中,常常以地图作为依据,所以地图又是人们认识周围环境和事物的工具。地图是用图解语言表达事物的工具,地图上表示各种复杂的自然和人文事物都是通过地图语言来实现的,地图语言包括地图符号、地图色彩和地图注记,为了统一的用途和服务对象,依据统一的编制原则而系统汇集的一组地图,编制成册(或活页汇集),称为地图集。近年来,我国各地陆继编制出版了部分大比例尺城市影像地图集,对于城市影像地图集的这一模块由遥感影像数据服务派生的地图新产品的研制也成为地图生产研究的新热点。影像地图集不仅有着传统地图集的特点,而且与传统类型的普通地图集、专题地图集和综合性地图集相比,其在内容结构、图集编排、表达手段、生产工艺上也具有新的特点。随着空间技术的高速发展,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影像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农业、林业、地质、气象、水文、灾害预测等专业领域。而影像地图是以遥感图像信息和地图符号共同表现制图内容的地图。它是将遥感原始影像经过必要的纠正,然后按照一定的制图原则,运用特定的地图符号和文字注记来表达地面景观的基本特征。影像地图能将地形、地物等地表景观准确、直观、全面地反映出来,尤其是真彩色高保真正射影像地图的色彩效果,表现度会更好,是反映城市自然环境、社会经济面貌和城市建设的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地图集,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不能替代的作用。
城市影像地图集是基于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 )和数字线划地图( dlg )数据,采用最新的测绘科技手段将城市各类信息数据进行融合处理、系统编排制作而成的新型地图产品,是一种可全面反映城市发展、变迁和诸多社会问题的综合信息载体,通过航摄或遥感影像直观的反映城市建设发展的现状,运用地图符号详细表示各级道路网络、各级政府驻地、重要企事业单位、城市公共设施、住宅小区、旅游景区、公交及行车交通等信息,并结合翔实准确的地名信息,实现了城市空间信息库的可视化。城市影像地图集以影像为主、辅以地图信息的设计思想,以最新的高分辨率真彩色航空遥感影像为基本材料,并参考城市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成果及其他最新的社会经济资料,采用先进的数字化制图技术、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等先进的出版工艺制作完成,它利用地图科学、航空摄影和计算机技术使影像与地图相结合,既有影像的真实性,又有地图的易理解性,载负更多的、连续的地理信息,全面反映了城市的地理和人文景观。城市影像地图集总体设计是一项集系统性、技术性据。我国早期的城市地图属于普通地图的类别范畴,即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工作。在图集的用户群体和用图目的用抽象的线划和地图符号表示城市建筑和道路的空间布确定以后,图集的设计就成为图集编制的首要内容,决定局,表示的内容相对比较固定,艺术表现形式通常是通过着图集风格和质量的优劣。
影像地图的特点在于以地表影像直接显示自然地理要素和某些易于识别的地物,如地势、地貌、水系、森林、耕地、居民点、道路网等;影像无法显示或不易识别的地物,则用符号或注记表示,如等高线、高程点、特征地物、地名以及各种属性注记等。影像地图具有形象、直观、富有立体感、易读以及地物平面精度较高、相对关系明确、细部反映真实、成图周期短等优点。由于地表自然地理特征千差万别,影像地图在制作技术、表现形式、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尚在探索和试验中,主要应用于各种资源调查与专题地图。随着计算机辅助制图的发展以及航天摄影测量的实用化,影像地图作为一种“影像地图化”方向和产品,势必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利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对苏州吴江影像地图集设计与制作,从生产实际需求出发,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完成苏州吴江影像地图集设计与制作。选取研究区合适的遥感数据,进行数据加工和预处理;完成数据采集方案设计,提取和采集所需的专题信息,最后进行地图的整体设计和制图。根据具体内容来看,可将论文划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论文的设计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可根据已有材料和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国内外已有的设计研究文献,通过对国内外早期和目前有关影像地图设计与制作的文献进行整理综述,分析评价其研究成果、设计成果及思路。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和步骤:
本论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对影像地图集的设计,第二是对在设计基础上对影像地图的制作。在开始之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搜集相关数据,了解国内外相关的设计研究状况,通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影像地图集的研究制作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在积累文献之后,根据研究区苏州吴江的地理情况,选取合适的设计制作方法。然后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关实验以及操作。通过查看苏州吴江地区的卫星地图,我们可以将该区分为水系、地貌、居民地、道路网、境界和土质植被等地物特征,然后根据所划分区域按不同等级划分,最后加上标注,具体步骤如下:
水系的表示:水系是地理环境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对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活动有很大影响。对于苏州吴江区域水系可分为井、河流、运河及沟渠,湖泊、水库及池塘和水系的附属物等。水系需渐变表示,根据不同等级选用不同粗细。水系轮廓要光滑、连续,不能出现倒流现象。密集地区可舍去部分河流、渠道,但要注意密度对比。各地物一般用不依比例尺符号表示,并配以说明注记。
4. 参考文献
- [1]龙洋洲,赵莹莹.卫星影像系列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J].城市勘测,2019(06):93-96.
- [2]王联杰,王维佳,曹梦雨.无锡市影像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J].城市勘测,2018(01):118-121.
- [3]夏乔,史惠香.苏州市影像地图集设计与编制[J].现代测绘,2017,40(02):62-64.
- [4]崔丹丹,吕林.江苏省沿海海域影像地图集的编制与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33(04):94-96.DOI:10.20016/j.cnki.hykfygl.2016.04.020 .
- [5]万霞,郑斌,黄健. 江苏省沿海海域影像地图集编制[C]//.第十一次江苏科技论坛智慧城市与大数据应用分论坛论文集.,2015:65-67.
- [6]王瑞璋.城市影像地图集编制技术浅析[J].测绘,2014,37(04):181-183.
- [7]胡敏.影像地图集的编制方法及技术分析[J].广东科技,2014,23(12):138-139.
- [8]蒋雪.考虑地图空间认知的大比例尺城市影像地图集设计初探[J].测绘通报,2014(02):112-114 121.DOI:10.13474/j.cnki.11-2246.2014.0068 .
- [9]赵莹莹,杨志波.《长沙市区卫星影像地图集》的设计与实现[J].城市勘测,2013(04):133-137.
- [10]何宗宜,苗静,黄忠民.《珠海市影像地图集》的设计与制作[J].测绘通报,2011(10):73-76.
- [11]张忠阳,郦淑俊.影像地图集的设计与研制[J].现代测绘,2011,34(03):55-56 64.
- [12], 数字城市遥感影像地图集编制一体化工艺. 湖北省,武汉大学,2011-01-01.
- [13]许德合,袁泽立,胡著翱.《苏州市影像地图集》设计和编制的关键技术[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33(04):5-8.
- [14]董润华.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的城市影像地图集编制[J].城市勘测,2010(S1):107-110.
- [15]丛战军,李枫.浅析城市影像地图集的设计编制[J].城市勘测,2009(06):81-83 86.
- [16]李伟兰,庞小平,严易华. 城市影像地图制图综合初探[C]//.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2009:511-515.
- [17]赵希琴.福州市影像地图集的设计思路与实现[J].能源与环境,2009(03):133-135.
- [18]刘广社,於建峰,郭永惠,夏爽,刘芳.影像地图集中色彩与符号设计的研究与实践[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9,26(03):220-223.
- [19]刘梅. 基于彩色影像地图的符号色彩设计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
- [20]郭永慧.基于城市空间结构特点的影像地图集分幅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08,6(06):120-123.
- [21]肖炜枝,肖海威,何华贵,孙芳蒂.城市影像地图集的内容表达形式浅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04):42-44 47.
- [22]吴杰松,孙芳蒂,詹金瑞,牛继强.广州市影像地图集的设计与研制[J].地理空间信息,2008(01):114-117.
- [23]訾冬梅.现代“影像地图集”设计与编制特点[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7(06):167-170.
- [24]李雪梅,庞小平,赵晶.影像地图集矢量要素与影像的协调处理[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6(01):105-108.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时间安排
一、研究工作准备阶段(2024.3.13——2024.3.19):
2024.3.13——2024.3.15为准备工作阶段,包括查阅资料、实验数据收集等;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