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D在拉曼光谱仪光控制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2023-07-24 08:53:2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928年,印度物理学家c.v raman发现了拉曼散射现象,入射光照射介质,被介质散射的光,其中一部分频率会发生变化,产生不同于激发光频率的成分,频率减小的散射光称为斯托克斯线,频率增大的散射光称为反斯托克斯线,这个两个被激发的散射光分布于入射光两侧被称为拉曼散射光。

[1]拉曼散射光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入射光频率改变后,拉曼散射光的频率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对同一种物质,拉曼散射光频率与入射光频率之差(即拉曼光谱的位移)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拉曼光谱的位移对物质进行判断。

[2-4]虽然拉曼光谱检测技术有诸多优势,如无损伤的定性定量分析,无需样品准备,可用水溶液检测等,但早期以汞弧灯为光源,产生拉曼光散射极其微弱,因此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一、 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具体要求如下:对于dmd部分,控制电路由多个芯片以及不同的电路组成,其中的一个芯片封装较为特殊,在pcb布线以及芯片贴片时会比较复杂,可能需要进行多层板设计,在pcb打样时也可能需要进行塞孔以及电镀等操作,电路中部分信号线为差分信号线且通信频率较高。

对于dmd软件控制方面,如何控制dmd进行相对应的翻转是项目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如何通过翻转能够将完整的光谱照射在接收器上也是项目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光路部分,光线的对准存在较大的难度,若采用手动对准,则需要多次尝试且结果不一定稳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