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基础知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阶段性测试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检验教学效果,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内外涌现出大量的在线测试平台和系统,为各学科的教学评估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工具。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的在线测试系统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课题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需求分析:对《计算机基础》课程阶段性测试的需求进行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和安全需求。
2.系统设计:确定系统的总体架构,包括用户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设计数据库结构,用于存储用户信息、题库信息、测试记录等数据;设计系统功能模块,包括用户管理模块、题库管理模块、测试管理模块、成绩管理模块等。
3.系统实现:选择合适的开发语言和框架,搭建系统开发环境;完成数据库连接和数据操作功能的实现;开发系统各个功能模块,实现用户登录、注册、修改密码,题目添加、修改、删除,试卷生成、提交、批改等功能;设计用户界面,确保界面简洁美观,易于操作。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研究将采用软件工程的思想,结合瀑布模型和原型法的开发方法,按照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和系统维护五个阶段进行。
1.需求分析阶段: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计算机基础》课程阶段性测试的需求进行全面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需求和用户需求,并形成详细的需求规格说明书。
2.系统设计阶段: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系统的总体架构、数据库结构、功能模块和用户界面,并绘制相应的uml图,形成系统设计说明书。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课题的研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性化测试推荐:本系统将引入个性化学习推荐算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测试记录,为学生推荐个性化的测试题目,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提高。
2.错题库与知识点关联:系统将自动记录学生的错题,并建立错题库,同时将错题与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关联,方便学生进行针对性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3.基于数据挖掘的学情分析:本系统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学生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学生的学习行为模式和知识掌握情况,为教师提供数据支撑,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徐先锋,王晓敏,李师贤. 基于web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8,40(03):537-543.
2.张丽萍. 基于web的程序设计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9.
3.刘振宇,李文敬,贾素玲,等. 基于web的数据库课程在线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20,56(19):255-261.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