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职业分工的日益细化,个人职业选择的空间和难度都在不断增大。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法往往过于依赖主观经验和直觉判断,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职业发展需求。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职业生涯规划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涌现出许多新的理论、方法和应用。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职业生涯规划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系统设计法、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文献研究阶段:将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测评工具、系统开发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2.需求分析阶段: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3.系统设计阶段:将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系统的总体架构、数据库结构、功能模块等,并确定系统的开发技术和平台。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指标融合的职业测评体系:不同于传统的单一指标测评,本研究将整合霍兰德职业兴趣、能力倾向、价值观和人格特质等多个指标,构建多维度职业测评体系,实现对用户职业发展潜力的全面评估。
2.个性化职业推荐算法:将结合霍兰德模型和多指标融合的思想,设计个性化职业推荐算法,能够根据用户的个性特征、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市场需求,推荐更精准、更符合用户需求的职业发展路径。
3.可解释性的推荐结果:不同于传统的“黑盒”推荐系统,本研究将致力于提高推荐结果的可解释性,让用户清晰地了解推荐理由,增强用户对推荐结果的信任度和接受度。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刘俊辰,徐晓飞,李晓东.面向z世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智能问答系统设计[j].软件,2023,44(06):201-207.
2 刘迪,田丰,高尚.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5(17):180-183.
3 安春燕,王永锋,马海涛.基于网络爬虫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系统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18(18):1-4 8.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