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异常波动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20 18:31: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金融市场的稳定对一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自中国股市成立以来,我国股市迅速发展,但也经历了九次暴涨暴跌,股价的暴涨暴跌使投资者遭受了极端的经济损失,打击了市场的投资信心,同时也危害了国家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的运行,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研究金融市场运行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理论层面,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和行为金融理论的羊群效应的角度,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波动的作用:是推动还是抑制股价异常波动,并进一步分为暴涨和暴跌两个方向进行研究,丰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价异常波动之间关系的经济研究。

实践层面,股市是否可以平稳运行对一国的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具有很大的影响。研究金融市场的股价波动风险,通过考察机构投资者在股市波动中的作用和影响,可以为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对机构投资者的监管政策提供一些依据,也可以帮助中小投资者提高分析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策略。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拟运用金融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知识,对我国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异常波动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来探究机构投资者对个股股价异常波动风险的影响方向。首先,从静态持股水平上探索机构投资者持股比重在个股异常波动风险中的作用,并分析机构投资者对暴涨和暴跌两种风险的不对称性;其次,从机构投资者的动态变化(增、减持)角度研究机构投资者对股价异常波动风险的影响;最后,以机构投资者持股集中度为调节因素,分析是否机构投资者股权集中度越高,机构持股对股价异常波动的影响越强。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股价异常波动的研究,当前学者主要从公司层面因素、市场交易参与者、信息传递、制度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从公司层面因素角度出发,部分学者认为公司信息披露水平、大股东行为、公司管理层行为与股价的异常波动有关。在制度层面,部分学者认为独立董事制度、退市监管、规范大股东减持、融资融券等制度与股价的异常波动有关。在信息传递过程中,部分学者认为分析师、媒体报道等与股价的异常波动有关。

在投资者行为层面,学者在机构投资者对股价异常波动的影响存在分歧,一方面,部分学者认为机构投资者的存在可以有效降低股价的异常波动,主要通过参与公司治理提高公司透明度、机构信息共享等;另一方面,部分学者认为机构投资者的存在可以加剧股价的异常波动,主要通过知情交易、短线交易、羊群效应等,并对某些类型的机构投资者的影响方向和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时间安排

研究计划

2022.1.1-2022.1.15

进一步阅读参考文献,完善本文理论框架部分。

2022.1.16-2022.1.31

搜集相关融资平台数据,进行初步指标分析。

2022.2.1-2022.2.28

结合国内外参考文献,对数据、指标进行适当调整。

2022.3.1-2022.3.31

提炼并完善研究结论,复查文章整理逻辑思路。

2022.4.1-2022.4.30

修改、定稿,准备外文翻译稿。

5. 参考文献

[1] 辛清泉, 孔东民, 郝颖. 公司透明度与股价波动性[c]// 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3.

[2] 叶康涛, 曹丰, 王化成.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能够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吗?[j].2021(2015-2):192-206.

[3] 吴战篪, 李晓龙. 内部人抛售、信息环境与股价崩盘[j]. 会计研究, 2015(6):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