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也逐渐提高,收入的增加带动了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居民储蓄存款更持续以两位数速度增长,但是高速的储蓄增长导致了消费需求不足等问题。储蓄的高增长从两方面影响着消费需求,一方面居民的储蓄是国家经济循环过程中的重要资金来源,快速增长的居民储蓄有力的支持了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会使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少。
解决如何适当降低储蓄率,引导居民消费稳步合理增长尤为重要。因此,深入分析储蓄率高增长的原因,对实现我国现阶段政府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拉动国内消费非常关键。分析影响居民储蓄存款的影响因素,以及我国储蓄的由来,对于政府制定国家政策,将我国较高的居民储蓄存款合理有效地转化为消费,促进经济转型并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根据现有的国内外文献,以影响我国储蓄存款的经济要素进行实证分析。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在一些现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具体研究如下:
1、储蓄存款的动机因素研究
2、储蓄存款的影响因素研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对于影响储蓄存款的因素的研究开始时间相对较早。西方的早期研究主要以凯恩斯的储蓄函数、相对收入假说、永久收入和生命周期理论为主。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开始了后人对收入消费理论的研究,收入因素首次引入到宏观消费分析时,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修正了凯恩斯对消费者行为的假设,此外,它还表明消费者行为中存在“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莫迪利亚尼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和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以在分析中包括预期收入。之后,霍尔和弗莱文将随机游走假说纳入到收入消费理论,假设消费者行为服从随机游走假说。弗莱文的实证结果表明,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也存在着过度的敏感性。此外还有文献将主要精力放在实证检验上,并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论,比如有学者认为自然环境因素对居民消费存在一定影 响,kerkhof (2009)根据荷兰2000年的数据分析了气候变化,酸化,富营养化和烟雾形成等因素对居民日常生活消费模式的影响,发现家庭支出与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二)国内研究综述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1日 至 2022年12月10日 确定论文总体研究方案。
2022年12月11日 至 2022年12月30日 确定研究样本的选择范围
2022年1月1日 至 2022年3月17日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
5. 参考文献
[1]陈玉珍.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分析[d].江苏大学,2005.[2]刘险峰.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及改进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1.[3]何海龙.江苏城乡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1
[4]王伟芳.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统计分析[d].重庆大学,2013.[5]李真雅.实证分析我国高储蓄率的宏观成因[j].市场论坛,2005(11),112-113.
[6]arun ghosh. money stock, velocity and monetary savings[j].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vol.23,no.48(nov.26, 1988), pp.2511 2513-2514.[7]robert ferber. consumer economics, a survey [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11,no.4(dec.1973), pp.1303-1342.[8]woo s. jung.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international evidence[j]. economi c deve lopment and cul tural change, vol.34, no.2 (jan., 1986),рр. 333--346.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