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文 献 综 述2020年东盟已成为我国最大贸易伙伴,为稳固我国产业的供应链、商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一步提升区域一体化水平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实施以来,关税水平大幅降低,货物贸易量扩大,有效地发挥了成员的优势,形成了产业分工 通过互补形成经济合作优势,考虑成员产业安全、经济平稳性等诉求, 采用了循序渐进、 行稳致远的战略设计与制度安排,为我国自贸区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板和宝贵经验。
面向未来,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面向全球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研究的内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建立以来有效提高了双方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扩大了双边贸易规模,推动对外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本文将通过分析中国东盟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从而阐述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现状,选取双方贸易影响因素来建立计量模型分析贸易效应,根据影响因素和模型结果来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我国将来在自贸区背景下更好发展的相对应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计划按照以下顺序研究:第1章绪论1.1 研究意义及背景1.2 相关文献综述1.3 研究内容及方法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第2章发展现状2.1 发展历程2.2 贸易规模2.3 贸易结构第3章贸易效应分析3.1 影响因素3.1.1 进出口总额3.1.2 中国利用东盟外资3.1.3 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3.2 建立模型3.3 结果说明第4章中国东盟自贸区经济合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4.1 贸易品种比较少4.2 宏观经济环境不够稳定第5章中国东盟自贸区对策建议 5.1 调整贸易结构 5.2 深化关税合作 5.3 提高我国投资力度拟采用研究方法:文献查阅法: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中国东盟自贸区最新发展现状与相关前沿问题,对查阅的文献资料进行概括、分类和整理,筛选对文章撰写相关的部分,理解分析所需内容,最后呈现到论文上。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