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26 18:50:4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如今“服务立国”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共识,全球也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正在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积极转型。要想平稳过渡,就必须发挥好服务贸易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20世纪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韩国等,通过发展服务贸易,大大推动了国内制造业产业升级。当今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服务业持续发挥“主引擎”作用,服务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愈发明显。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为553977亿元,增长速度达4.1%。尽管全球经济都受疫情严重影响,但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向好,拉动经济增长贡献突出。服务贸易总额达到45642.7亿元,其中出口19356.7亿元;进口26286亿元,服务贸易逆差下降53.9%至6929.3亿元,同比减少8095.6亿元。

而金碚,李钢,陈志(2007)认为,目前我国制造业产业面临着“大而不强”的困境:制造业发展迅速,但制造业人均增加值低、占世界比重相对较低,有较大提升空间。以2020年的数据来看,我国2020年制造业增加值为3.85万亿美元,人均增加值约为2731美元;美国2020年制造业增加值为2.27万亿美元,人均增加值约为6890美元(都以当年人口数计算)。此时我国制造业人均增加值占美国人均增加值的40%左右。我国总体上还处于价值链体系中相对低端的位置。在国际分工过程中,发达国家攫取了绝大部分的利润。在经济全球化、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更好地发挥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我国进入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服务贸易的蓬勃发展将会为我国的制造业产业升级提供新的路径和方向。

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部分制造业目前面临的“低端锁定”的问题,提升我国制造业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缓解“挤出效应”,支撑制造业产业发展,促进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转型。本文将以中国的数据从行业层面研究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及其具体效果。首先提出假设:服务贸易发展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并且对于不同要素类型的制造业产业影响程度存在不同。然后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服务开放渗透率作为解释变量,引入技术创新、行业规模这两个控制变量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来验证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最后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对企业、政府等主体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由以下六个部分构成:绪论,文献综述,中国服务贸易与制造业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描述,服务贸易发展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分析,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实证分析,结论与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制造业产业升级相关理论研究

学者们主要从“价值链”视角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价值链是michael e. porter (1985)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企业内部的运作过程可以被分解为许多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 这些活动构成了一个动态的价值创造的过程,这就是“价值链”。产业升级是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状态的演变过程。humphrey和schmitz(2000)将产业升级分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跨产业升级四种模式,在这四种分类的基础上,张剑、袁洪飞、吴解生(2007)以价值链视角为背景,划分了市场升级、技术升级、组合升级三种产业升级的路径。随后,唐东波(2013)又重新定义了“产业升级”,基于实证分析研究了我国服务贸易的构成,以反映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化分工价值链条中的位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底前

提交开题报告

2022年3月底前

完成论文初稿、选题复查、中期检查工作

2022年5月底前

完成论文修改、重复率检查、定稿、外文文献翻译工作

2022年6月上旬

完成论文答辩工作

5. 参考文献

[1]金碚,李钢,陈志.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j].财贸经济,2007(03):3-10 128.

[2]michaele. 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m].new york:free press,1985.

[3]张剑,袁洪飞,吴解生.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地位的提升[j].企业经济,2007(06):95-9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