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家制订发展战略的重点。2021年3月13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对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分别从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营造良好的数字生态三方面提出目标指引和发展指导,并指出了7个数据经济的重点产业。2021年11月30日,工信部发布《“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其中指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各国纷纷推出“数字新政”作为经济变革的战略指导。“我国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坚定不移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充分发挥大数据产业的引擎作用,以大数据产业的先发优势带动千行百业整体提升,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发挥大数据特性优势、劣实产业发展基础、构建稳定高效产业链、打造繁荣有序产业生态、筑牢数据安全保障防线将成为“十四五”时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数字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主要任务。由此可见数据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
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5.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6.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了60%以上。2021年上半年,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多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速超过20%,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重要产品产量增速超过40%,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电子商务服务等重要领域投资增长超20%。数字经济引领经济发展的作用充分彰显。
在以往文献中较少对数字经济影响贸易竞争力的路径进行说明。认识到数字经济发展中数字产业化的重要性,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本文从数字经济通过数字产业化对我国贸易竞争力造成的影响出发进行说明。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写作提纲:
研究内容分为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数字经济通过数字产业化对我国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分析、实证数据论证分析以及结论和政策建议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了解相关数字经济领域的最新政策和国内外数字经济的主要理论,阅读国内外与数字经济相关的论文,作为本文研究的参考和背景。研究意义方面,将着重从研究的现实意义上出发进行说明,并结合相关文献阐释文章的理论意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995年“数字经济之父”don tapscott(1995)提出数字经济这一概念以来,伴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其内容和含义更加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值得讨论的相关概念。因此直到近几年仍有许多学者对数字经济的内涵和定义进行探讨(李长江,2017;孙杰,2020)。
针对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国外学者andres 等从要素禀赋、人口集聚、互联网发展三个方面研究1990至2004年214个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情况。chinn和fairlie从收入、管制、基础设施三个方面测度 1990 至 2001 年 161 个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国内有张新红(2016)结合国家经济发展,阐释了发展数字经济对中国具有特殊意义。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时间 | 研究计划及撰写方案 |
2022年12月31日前 | 收集与论文课题相关的文献,并进行阅读、整理和分析。理解课题含义,明确论文研究方向,提出研究问题,完成并完善开题报告。 |
2022年3月底前 | 结合国内外相关数据和线索,收集研究所需样本并进行分析解读,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初稿、选题复选与中期检查工作。 |
2022年5月底前 | 提交论文审核,完成论文修改和重复率检查。根据指导老师的修改意见,完成最终的定稿与外文文献翻译工作。 |
2022年6月初 | 论文答辩。 |
5. 参考文献
[1] tapscott d..the digital economy:promise and peril in the age of networked intelligence[m].new york:the mcgraw-hill companies,1995:156-168.
[2]孙杰.从数字经济到数字贸易:内涵、特征、规则与影响[j].国际经贸探索,2020,36(05):87-98.doi:10.13687/j.cnki.gjjmts.2020.05.006.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