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电子元器件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储能薄膜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更高的储能密度、更快的充放电速率以及更长的使用寿命等。
传统的储能薄膜材料,如钽酸铌(tanbo3)和钛酸锶钡(bst)等,在某些性能方面已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
因此,探索新型高性能储能薄膜材料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bialo3基储能薄膜材料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国内外学者对其制备方法、结构表征和性能优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bialo3基储能薄膜材料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采用溶胶-凝胶法、脉冲激光沉积法等方法制备bialo3基储能薄膜,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同时,将测试薄膜的介电性能、铁电性能、压电性能以及储能性能,并研究薄膜厚度、晶粒尺寸、元素掺杂等因素对性能的影响规律。
1. 主要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文献调研: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bialo3基储能薄膜材料的研究现状、制备方法、性能特点以及应用领域等。
2.材料制备:采用溶胶-凝胶法、脉冲激光沉积法等方法制备不同厚度、不同掺杂浓度的bialo3基储能薄膜。
3.结构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薄膜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其物相组成、晶体结构、微观形貌等。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研究不同制备方法对bialo3基储能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探索制备高性能薄膜的最佳工艺参数。
2.深入研究薄膜厚度、晶粒尺寸、元素掺杂等因素对bialo3基薄膜储能性能的影响规律,为薄膜的性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3.探索bialo3基储能薄膜在微电子器件、传感器、能量存储器件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为其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崔静静, 郝京诚, 周迪, 等. 高性能储能电介质材料研究进展[j]. 无机材料学报, 2022, 37(4): 345-360.
2. 刘宇, 孟祥建. 储能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1, 37(1): 1-12, 29.
3. 王春雷, 张晓辉, 王宇, 等. 固态电容器用储能电介质材料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9, 33(23): 7892-7900.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