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胺缓解番茄植株高温伤害效果及其生理特性开题报告

 2023-02-12 12:36:5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1 研究意义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是我国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生长适温为22~28℃,春末、夏秋季温室的高温环境已成为影响设施番茄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当温度达到30℃以上时,番茄的同化作用显著降低;升高至35℃以上时,生殖生长受到干扰与破坏,即使是短时间45℃的高温,也会对其产生生理干扰,导致落花落果或果实发育不良[1]。在番茄幼苗期,最适温度为昼温25℃/夜温30℃,高于30℃就会徒长;若温度高到35℃--40℃,就会严重阻碍茎、叶、花生长,不利于花芽分化,使花数减少且呈畸形,整个根系停止生长;若温度高于45℃,茎、叶则发生日烧,幼叶萎蔫干枯[2],植株死亡。

近年来,蔬菜设施栽培面积迅速增加,我国设施园艺总面积已经从1981年的0.72万ha增加到了2013年的380万ha,增长了500多倍,而且还以每年15%的速度继续增长,成为世界设施园艺面积最大的国家,设施园艺业已成为我国新世纪农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发挥了主导作用。番茄的设施栽培也得到空前的发展,特别是由于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的普及,番茄设施生产已由原来的春提早、秋延后一年两茬栽培,发展为一年四季多种茬口栽培,实现了周年生产。设施生产上温度不适宜所诱发的生理病害经常发生,在设施作物生产中尤为严重,而高温胁迫已成为番茄生产中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因此,探讨提高作物耐热性的有效途径,提高设施番茄耐热性,研究耐热形成的生理基础对于设施番茄优质高效栽培及耐热育种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2. 1 研究目标

①探明多胺对缓解番茄高温胁迫伤害的效果,明确施用效果最佳的多胺种类及其浓度,为设施番茄的高效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②探讨多胺缓解番茄高温伤害的生理机制,为番茄抗高温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3. 1研究方法

试验以高温敏感型的番茄品种浦红968为材料。番茄种子浸种催芽后,播种于复合基质中进行育苗,待幼苗4叶1心时进行多胺处理,处理7d后,分别取样进行生物量、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氧等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与计算。

3.1.1 .生理指标测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① 利用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缓解设施作物高温伤害,为设施作物高效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② 确定多胺缓解番茄高温伤害的最佳种类和浓度,探讨多胺缓解番茄高温伤害的生理机制,为设施番茄的生产应用奠定基础。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2. 05-2012. 08:完成资料搜集、项目申请及预备工作。

2012. 09-2012. 10:进行番茄幼苗的培育。

2012. 10-2014. 01:试验研究,记录实验过程的数据,总结分析多胺对番茄高温伤害缓解的效果,探讨多胺缓解番茄高温伤害的生理机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