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项目申请人是金融数学专业2014级本科生,系统学习过期货期权、金融风险管理、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数理金融、证券投资学和金融学相关知识,同时,较为深入地学习了有关数学理论与方法。对我国期货市场有关问题很感兴趣,很希望能够研究其波动性特征和风险评价等相关问题。
提出这一项目的申请,不仅是基于申请人已有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兴趣爱好和对这一问题的调查分析,更重要的是基于本人对这个项目所做的充分的准备工作、具体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以及这个项目本身所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中国期货市场的波动性分析及风险评价是全社会都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影响期货市场价格变动的相关因素,刻画市场的波动特征,评价市场的风险大小,建立相应数学模型,从而提出新颖的具可行性风险管控的若干建议和举措。
申请人学习成绩优良,多次获得优秀奖学金。主持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项,并顺利完成研究课题。已公开发表一篇研究论文《基于职业胜任力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及模型构建》。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 研究内容
在中国期货市场中选择几种大宗商品(如大豆、小麦、棉花、煤炭、石油等)作为具体研究对象,选用或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市场的波动特征,评价市场的风险大小。据此,提出风险管控的若干建议和举措。
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国外研究现状
对国外文献进行回顾,发现现有的研究包括四种领域:市场效率、价格协同、信息传递以及波动行为。对某一段时期内商品价格的波动行为可以用garch模型来研究,它只针对商品本身价格的波动程度以及波动持续性,关注商品本身的冲击效应和波动效应,不考虑不同商品市场或者商品类别之间的波动相互作用。
在非线性特征和混沌结构的研究方面,yang和brorsen (1993)认为把、铂、铜和金期货存在混沌结构。相反,adrangi和chatrath (2002)认为把和铂的非线性特征是与混沌结构不一致的他们认为控制季节性和收缩性的arch模型解释了把和铂数据的非线性特征。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步:确定研究的期货品种;
第二步:检索和回顾相关文献资料;
第三步:整理第一阶段所采集资料,数据整理;建立相关影响中国期货市场的波动性分析及风险评价的因素并建立数学模型;
5. 参考文献
[1]周竟东,谢赤,欧辉生,赵亦军. 权证收益率波动的度量:基于garch和sv模型的比较[j]. 系统工程. 2010
[2]周敏. 基于极值分布var模型的中国股指期货风险评估[d].上海师范大学,2013.
[3]廖志星. 基于df-garch模型的高维资产组合var度量[d].西南财经大学,2013.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