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城市滨水空间作为连接城市与自然的重要纽带,其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
京杭运河作为我国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沿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
泗阳县位于京杭运河沿岸,拥有得天独厚的滨水资源,但目前泗阳县京杭运河滨水景观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水环境污染、景观空间结构单一、文化特色挖掘不足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对滨水景观设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滨水景观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探讨了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理念,以及相关的规划设计方法,如俞孔坚提出的“海绵城市”理念、王建华提出的“山水城市”理念等。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古风遗‘运’——泗阳县京杭运河滨水景观设计”为题,以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泗阳县京杭运河滨水景观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对泗阳县京杭运河滨水景观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包括水环境、景观空间、文化特色、设施服务等方面,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2)分析国内外优秀滨水景观设计案例,总结其成功经验,并结合泗阳县京杭运河的实际情况,提出基于“古风遗韵”的滨水景观设计理念。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展开:
1.文献研究法:(1)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滨水景观设计理论、方法和发展趋势,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收集泗阳县京杭运河的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数据资料,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信息。
2.实地调研法:(1)对泗阳县京杭运河滨水景观进行实地考察,拍摄照片、记录数据,了解其现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将“古风遗韵”设计理念融入泗阳县京杭运河滨水景观设计,探索历史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的融合路径,打造独具特色的滨水空间。
2.构建“一轴、两带、多节点”的泗阳县京杭运河滨水景观空间结构,形成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滨水景观体系。
3.将“运河文化”元素融入景观设计,设计特色植物景观、铺装、小品、夜景照明等,营造“春花、夏荫、秋色、冬韵”的四季景观,彰显地域特色。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李晓东,张云路,李雄.基于文化基因传承的运河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以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为例[j].中国园林,2021,37(10):117-122.
2.王思文,朱强,李锋.基于多重价值评估的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策略[j].地理科学,2022,42(09):1549-1559.
3.吴承照,王建,徐菲.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若干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57(06):1-9.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