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转移支付的规模有了快速增长,但是由于体制的不完善造成了转移支付的力度大小与各级政府的财政努力成反方向变动,即来自于上级的转移支付总量越多,地方政府在财政方面努力的积极性越低,强化了基层政府依赖心理。上级政府缺乏一个科学直观的指标及测度标准,从而导致决策低效,甚至失误。所以说,地方政府行为及地方财政职能的发挥不仅会对地方经济的规模、速度、效率产生影响,同样也对宏观经济运行与效率产生根本性影响。因此,客观地对地方财政能力、财政绩效进行评价并加以量化研究,对于更深入地研究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的关系、财政政策传导机制及效应,提高宏观政策效率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也知道,地方财政是国家财政的基础,地方财政的稳固是国家财政稳固的前提条件。当前地方财政面临许多困难和矛盾,如收支矛盾尖锐、赤字和挂账压力大、财权事权分散等等,这些问题和矛盾严重影响了地方财政的稳固运行和财政的可持续性。构建地方财政风险预警机制,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是当前财政领域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难题。
研究我国地方财政安全性的评级问题这一课题,首先可以了解我国目前地方财政运行的现状,其次通过对我国地方财政能力评估体系的理解,再结合目前地方财政存在的风险提出如何利用财力评级防范财政风险。这将为地方财政的良好运行提供条件。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引言
二、地方财政的运行现状
(一)现行财政体制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地方财政有着不同的定义。martinez-vazquezet al(1997)认为地方财政能力可以定义为地方政府所有的潜在的能保证公共产品供给而从本地资源中获取收入的能力。barro(1986)认为一般意义上的地方财政能力,是一个地区为履行其公共服务职能,从自身的收入来源中获得财政收入。该地区选择征收什么样的税种与之没有关系。ferguson 和 ladd (1986)认为不受限制的财政能力是一个地区在给定的税收负担率和向本地居民和非本地居民征收同样税率的基础上,在全部潜在税基上所能获得的最大财政收入。faas 和 parnerkar (1999)认为只有了解地方财政能力及其效果,才能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实施特定政策的财政条件,才能帮助地方政府在:(1)保持现有的公共服务水平;(2)避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分化;(3)满足经济增长及相关发展情况变化的需要这些方面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
我国学者对地方财政也有不同的见解。刘尚希、李学军(2007)认为地方财政能力是指政府在财政资源方面的运筹能力,包括财政资源的汲取、分配、使用还有整个过程中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辛波(2005)认为地方财力是指政府以其公共权力为基础而筹集财力、提供公共物品以满足区域内公民的公共需要、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合理进行再分配的能力总和。龙竹(2002)认为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是政府为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发展社会经济和维护自身存在而从社会资源中汲取财力的能力。财政能力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财政体制的规范程度,政府的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李文星(2001)认为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可以界定为地方政府以公共权力为基础在区域范围内筹集资金、提供地方性公共物品或服务以满足区域内人民的社会公共需要、稳定地方公共经济的能力的总和。
我国学者除了对地方财政能力有不同的定义之外,也对地方财政的评级做出一些研究但还未完善。纪宣明、张亚阳和梁新潮(2002)就地方政府财政能力评估提出了相关见解。他们认为地方财力的评估指标可根据下列原则来制定:(1)综合性与客观性相统一原则;(2)相关性独立性与可测性相统一原则;(3)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统一原则;(4)引导性原则。并根据这些原则制定了基本框架。许煜和常斌(2011)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了新的评价指标,主要分为:基本保障能力、财政汲取能力、财政发展能力、财政调控能力和财政抗风险能力五个层面。具体包含了基本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人均gdp、一般预算收入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和债务依存度等等19项指标。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月10日之前,提交开题报告。
要求:查阅相关资料(以近三年核心期刊中与本选题紧密相关的文章为主,不少于15篇),将其观点概括整合成#8220;国内外研究现状#8221;;确定论文题目、基本研究方法(规范分析还是实证分析,及具体研究工具)和基本思路。上述内容均在开题报告中反映。开题报告需提交打印稿及电子稿。
2.2022年4月15日之前,提交论文提纲和初稿。
5. 参考文献
[1]achim fock, christine wong. extending public finance to rural china[z].background for presentations at the mof-world bank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public finance for rural areas,2005.
[2]barro rg.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ublic debt[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 review, 1979,82(2).
[3]hamid r. davoodi and david a. grigorian. tax potential vs. tax effort:a cross-country analysis of armenia#8217;s stubbornly low tax collection[z]. imf working paper, may 2007,no.106.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